地產果菜:何以跳不出“伏缺”賣不上價?
發布時間:2003-08-15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每年的8、9兩個月,是傳統的蔬菜供應的伏缺期。因為今年暴雨成災,雨后又持續高溫,從7月中下旬開始,合肥市場上的蔬菜就鬧起了“伏缺”。
近來,筆者先后奔赴合肥各農貿市場以及周谷堆農產品批發市場了解情況,市民普遍反映,葉類蔬菜的價格漲了不少,其中小白菜、木耳菜、莧菜、花菜每500克都是2.5元,比正常時期菜價翻了兩倍多,大白菜、絲瓜、空心菜每500克1.5元,也漲了1倍多。
蔬菜價格上漲反映出市場供求關系失衡。據了解,合肥市場上的蔬菜有三個來源,一是來自市屬三縣及市郊的本地菜,二是來自省內的周邊菜,三是來自山東等地的省外菜。據合肥市周谷堆農產品批發市場副總經理張玉山介紹,目前該市場每天蔬菜批發總量在110萬公斤到120萬公斤,而其中本地菜只占20%,省內周邊也只有20%,其中60%來自外省。而在伏缺季節,蔬菜運輸必須加冰包裝,所以從山東壽光、青島、倉山以及陜西、甘肅等地販運來的蔬菜收購價格比平時要高。而從批發市場到零售市場這個過程中,商販們又把價格抬高了一大截。業內人士認為,外地蔬菜統治省城“菜籃子”的局面將持續下去,蔬菜價格也將持續在高位。
對此,不少市民心生疑竇:近些年,全國各地都在進行農業產業化調整,大力發展高效益的反季節蔬菜和瓜果生產。我省各地也采取多種舉措,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和農民收入,滿足市場需求,“菜籃子”工程也搞了近20年,可為什么合肥市場總是跳不出“伏缺”?年復一年眼睜睜地把一個巨大的蔬菜消費市場拱手讓給了外地人?
采訪時,菜農告訴筆者,造成“伏缺”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高溫,蔬菜不易生長,而且特別容易發生病蟲害??磥恚總鹘y的種植方法來想高農業經濟效益是不行的。
據周谷堆批發市場有關負責人介紹,現在合肥市場上出售的1.5元/500克的大白菜來自山東,是在夏季借助大棚等設施栽培出來的,品質好,十分暢銷。據省農科院的專家介紹,合肥地區要發展如小白菜、大白菜、黃瓜之類的反季節蔬菜是完全可行的,關鍵需要資金投入。夏季高溫種植小白菜,必須借助遮陽網和防蟲網,而一畝地的遮陽網要投入6000多元,普通的菜農不敢冒這個險。另外,“伏缺”菜對技術要求也非常高,如溫度的調節、病蟲害的防治等,因此資金和技術影響了菜農夏季種菜的積極性。
同時,每年“伏缺”,在省城稱霸市場的不僅是外地蔬菜,還有外地西瓜。據周谷堆批發市場的統計:來自河南、山東等地的外地瓜每天有60萬公斤左右,已占到市場交易量的2/3以上。這些外地瓜屬中晚熟品種,個大、顏色鮮艷,趕上高溫天氣,賣上了好價錢。而合肥本地西瓜到了高溫天氣已基本是下市貨,個小、形狀也不好看。本地瓜農感嘆,他們的西瓜大量上市的時候,趕上了梅雨季節和洪水,賤賣都沒人要;可高溫天氣,瓜價上來了,又沒有了貨。這還是受到傳統種植觀念和方法制約的后果。
蔬菜鬧“伏缺”,西瓜賣不上價,這已是多年的老問題了,其中的原因也很清楚。但這不是靠農民一家一戶能夠解決的問題,政府有關部門是不是應沉下去、坐下來,與農民兄弟一起,找出應對措施,并使之真正落到實處,而不是僅僅印發在文件上。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