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路徑分析
發布時間:2003-08-16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摘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是解決中西部地區廣大農村的貧困問題。通過分析中西部地區農村的貧困現狀、制約因素及貧困地區如何選擇脫貧致富的路徑問題,希望能有助于農村貧困地區早日實現小康。
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指出“經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同時,十六大報告也指出“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還沒有改變,地區差距擴大的趨勢尚未扭轉,貧困人口還為數不少……”。統計資料表明:2000年全國人均純收入500元以下的還有2.6%,人均純收入500~1000元占11.5%,人均純收入1000~1500元的占17.9%,人均純收入1500~2000元的還占17.9%。目前全國仍有少部分的農戶飲水困難,還有極少數農戶居住危房或根本無房可住。一些貧困地區集“老、少、邊、窮”于一體,經濟外向依存度低,縣級財政屬于典型的“吃飯財政”,縣鄉兩級財政債務沉重,嚴重缺少基礎設施,文化、教育、衛生事業落后,產業結構單一,缺乏支柱產業,缺乏自我發展機制,極大地制約了經濟發展。因愚致貧、因病返貧現象比較突出,少數貧困人口陷入貧窮——愚昧——貧窮的惡性循環。這種地區間的非協調發展,有礙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最終實現,有礙于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因此,農村貧困地區如何脫貧致富奔向小康,不僅是一個非常緊迫的經濟發展問題,而且是一個十分嚴峻的社會問題。
一、制約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主要因素
(一)農業結構不合理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農產品的供求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農產品絕對量的增加,消費結構的變化和進口農產品的沖擊,使農業結構性矛盾日益顯露出來。其突出表現有三個方面:一是農產品質量不高,大路產品多,優質專用產品少;低檔內銷產品多,高檔外銷產品少;原始產品多,精深加工產品少。二是農業生產區域比較優勢尚未充分發揮出來,區域性結構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問題。三是市場存在薄弱環節,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不高,農產品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脫節,從而導致部分農產品“賣難”和價格下跌,影響了農民收入的提高。
隨著絕大多數城鎮居民達到小康生活水平后消費結構的變化,恩格爾系數明顯下降,這表明農業增長開始面臨需求約束,農民來自農業的收入增長更加困難。2000年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6年增加了1441 .1元,但其中用于食品的開支人均卻只比1996年增加了53.6元,在人均增加的食品開支中,外出就餐增加了101.6元,煙、酒、飲料增加了35.2元;而在購買主要農產食品中,人均糧食開支減少了82.8元,油脂減少了2.5元,肉禽及制品減少了27.5元,菜類減少了14.4元,只有水產品和干鮮果的開支分別增加了11.6元和9.8元。增減相抵,2000年城鎮居民在購買農產食品方面,人均比1996年的開支減少了105 .8元。1996年,我國城鎮居民食品需求收入彈性為0.4435,1997年后,城鎮居民食品需求收入彈性出現了急速下降的態勢,1997~1999年分別為0.379、0.327和0.222。近年來,城鎮居民食品消費需求處于幾乎停滯不前的狀態。當前城鎮的消費熱點是住宅、汽車、教育、旅游、通訊和網絡等等。這幾方面與農業都沒有直接聯系,整個國民收入的分配以及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對農業生產是不利的,從而直接影響了農民收入的增長。
(二)農民的就業極不充分
鄉鎮企業曾是農業剩余勞動力轉向非農產業就業的基本場所。從1978年到1996年的18年間,鄉鎮企業的從業人員從不足3000萬人到超過13500萬人,鄉鎮企業吸納了超過1億的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這是鄉鎮企業的巨大歷史功績。但自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鄉鎮企業創造新增就業崗位的能力開始下降。從1997年起,鄉鎮企業的從業人員就再也沒有達到過1996年的水平,2001年底鄉鎮企業的全部從業人員為1.3億人,比1996年還減少了500多萬人。鄉鎮企業創造新增就業崗位的能力下降,既有當前所處發展階段的原因,也有體制、政策、觀念、措施等方面的原因。如供求關系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加劇了企業間競爭的激烈程度;鄉鎮企業自身在產業結構、企業布局、產權制度、技術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影響了自身的發展;部分鄉鎮企業因不符合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和安全生產的要求,不得不被關停;市場經濟體制發育不完善,尚未建立起對鄉鎮企業的必要和公平的技術和資金支持體系,等等。但更深層的原因,則是我國目前正處于工業化和信息化并行的發展階段。這個發展階段至少對就業問題在整體上產生了三方面的深刻影響:一是資本和技術對普通勞動力的大量替代;二是一般加工業和制造業的生產能力出現了階段性的飽和乃至過剩;三是快速增長的高新技術產業不僅需要高額的資本投入,而且需要從業人員的高素質。這些影響明顯制約了鄉鎮企業在就業崗位方面的繼續擴張,也明顯制約了農業剩余勞動力“離土不離鄉”的轉移方式。據初步統計分析,我國1/3農業勞動力處于就業極不充分狀態,現有農村富余勞動力總數1.5億人左右。大量剩余勞動力滯留在農村,農業勞動生產率難以提高,造成農民增收困難。
(三)資金投入不足
長期以來,國家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量相對不足,欠賬較多。1998年中央決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以來,加大了對農業基本建設的投入。但這些投入大部分用于大江大河治理等大型項目,各行各業都從中受益,與農民增收關系密切的小型基礎設施的投入還很有限,難以直接帶動農民增收。更為嚴重的是,即使是國家投資建設的一些大項目,也因貧困地區配套資金難以解決等原因難以啟動。國家對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教育的投入不能滿足其脫貧致富的需要。貧困地區行路難、產品交易難、與外界溝通難、信息利用難的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農民抵御價格風險、技術風險和自然風險的能力極為脆弱,農業生產仍未打破簡單再生產格局。近年來,國家在貧困地區雖然投入了大量扶貧資金,但仍不能滿足扶貧開發的需要,且扶貧資金中扶貧貸款所占比重過大。由于扶貧貸款是“政策性貸款,商業性運作”,講求“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在實際操作中必須有抵押擔保,而貧困地區抵押擔保非常困難,結果往往是有了項目,由于沒有擔保,扶貧貸款仍無法到位,出現“扶富不扶貧”的情況。國家安排的大量扶貧貸款指標,實際能夠用于貧困地區解決溫飽的項目過少。目前財政支農資金管理體制也不利于提高農業投資的使用效率,這主要表現在農業投入方面各級財政職責范圍劃分不清,哪些由國家投入,哪些由集體投入,哪些由農民投入,都沒有明確具體的規定。在管理形式上,條塊分割、各自為政,各有關部門都掌握一塊資金,都有資金分配權,這些都不利于資金的統籌安排和使用。
(四)不合理負擔過重
當前農民負擔重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一方面由于農產品出現階段性、結構性剩余,農產品價格走低的問題一時難以明顯改善;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鄉鎮企業發展速度和效益下降,吸納農村勞動力的能力也在減弱,農民外出打工的困難增多;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還需要一個過程,農民增收更加困難。另一方面農民擔負的不合理開支無法減少。由于縣鄉財政存在著嚴重的缺口,經濟和社會發展所要求的各種公共開支缺少相應的稅收來源,迫使地方政府想方設法從農民那里多征稅?!邦^稅(農業稅)輕、二稅(提留統籌)重、三稅(集資攤派)是個無底洞”,盡管中央三令五申,各地也做了不少工作,加重農民負擔的勢頭有所遏制,但問題并未根本解決。農民負擔重,不僅直接減少了農民的收入,而且嚴重影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從存量和增量兩個方面都是影響農民收入的重要因素。
(五)發展思路存在誤區
思路決定出路。貧困地區在發展經濟上存在兩個思路誤區。一是“求人、求全、求快”的思路誤區。貧困地區由于想急于擺脫貧困,在制定經濟發展規劃時,脫離縣情,急于求成,企望在短期內實現經濟的大跨越、大發展。其結果導致重復建設、低效產業、劣質工程、短期行為等十分突出。二是“低調、保守、求穩怕冒”的思想誤區。賬多不愁。認為貧困不是一兩年能消除的,因而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缺乏信心和勇氣,缺乏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在具體工作上,往往強調農業而忽視二三產業,強調產業優化而忽視開放流通,強調產品數量而忽視產品質量,強調穩定大局而忽視改革創新,強調行政干預而忽視科技和市場的作用,以致經濟發展總比別人“慢半拍”,難以適應變幻莫測的市場需要。發展思路是制約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內因。
二、農村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徑選擇
(一)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優化農村經濟結構
沒有農村貧困地區的脫貧致富,就不可能有完全意義上的小康社會。要實現農村的脫貧致富,就必須以增加貧困農戶收入、解決貧困農戶溫飽為出發點,充分利用好各種獨具特色的資源優勢,以推動農業產業化為突破口,帶動農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村經濟結構。
一是在經濟發展戰略定位上,要圍繞特色抓好結構調整。就是從當地的自然條件、生物資源特點和農產品的市場需求出發,發揮比較優勢,在“特”字上做文章,在名、優、稀、新產品上下功夫,突出特色經濟、綠色經濟、生態經濟,增強競爭力;同時,積極培育新興產業,要突出優勢,著力培育特色種植業、特色資源加工業和特色旅游業,構筑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是在專業生產和規?;洜I上,圍繞規模抓調整。農村改革確立的以家庭承包為基礎,通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和制度基礎,必須長期堅持不變,然而,隨著農業的市場化、國際化和農村分工分業的發展,如何在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實現農業的規模經營,是農業結構調整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圍繞規模進行結構調整,就是要以建基地為重點,實現專業生產和規?;洜I。一要從產銷聯營入手,根據當地資源特點和生產需求情況,抓好糧食、水果、蔬菜、花卉等生產基地建設,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一縣多業的特色經濟和主導產業。二要不斷完善農業產業化經營機制,鼓勵龍頭企業實現“公司+基地+農產”的經營方式,建立農產品生產、加工、出口基地,與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帶動優勢產業和特色品種形成規?;a和區域化布局,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實踐證明,農業產業化不僅是在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實現農業規模經營和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也是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
三是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基礎上,要圍繞效益抓調整。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增加農民收入,是結構調整的根本目標。圍繞效益進行結構調整就是要以科技為支撐,用先進農業科技改造傳統農業,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一要大力引進、培育、繁殖、推廣良種,大力開發優質農牧漁業新品種,積極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抓好現有品種改良,全面提高農產品品質和商品率。二要加大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力度,大力推廣無公害栽培,有機質無土栽培,大棚栽培等先進適用技術,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三要增加對農業科技示范場、示范園區的投入,支持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促進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
(二)積極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小城鎮轉移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必須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加快城鎮化進程。”這是立足我國國情和農村實際的重大決策。對于確實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對于我國真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目前,我國70%的人口在農村,農村能否實現小康對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舉足輕重。資料顯示,近年來農民人均純收入遠遠落后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文化、科技、教育、衛生、體育等事業遠遠落后于城市。特別是目前農村還有3000萬左右貧困人口??s小城鄉差距,不斷提高農民收入進而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在農村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還十分艱巨。如何才能完成這一任務呢?重要的是要實現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有序轉移。十六大報告指出:“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笨梢哉f,農村城鎮化是帶動我國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大戰略。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最大的難題是農業資源少、農民太多。龐大的農村人口基數,降低了人均農業資源占有量,即使農業產業有很高的回報率,但由于規模上不去,農民收入也難以有較多的增加。要解決農民的就業和增收問題,就必須走工業化、城鎮化的路子,充分發揮鄉鎮企業、農村二、三產業和小城鎮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的作用,把農民盡可能地轉移出來。
據專家估計,未來10年是我國農村和城市就業壓力最集中的時期。我國農村富余勞動力目前已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1/4~1/3,并且富余勞動力的數量每年都以數百萬的速度增長。小城鎮能夠最大限度地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并創造就業機會,小城鎮具有更接近于農村,農民進城的門檻和轉移的難度和風險較低等優勢,能使農村勞動力從低生產率的農業部門向高生產率的城鎮部門流動,這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小城鎮吸收農村富余勞動力的過程,也是提高農民收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
(三)高度重視貧困地區科教事業,改善人口素質,提高勞動技能
一是加大對貧困地區的科技投入。我國農業科技的發展滯后,嚴重地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科技進步對農業生產的貢獻率僅為30%左右,遠遠低于發達國家60%~80%的水平,而這一比率在農村貧困地區更低,因此加大對農村貧困地區的科技投入勢在必行。要在貧困地區建設農業實用技術和扶貧開發示范工程項目,健全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組織,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采取有效措施動員和鼓勵農業科技人員深入貧困山區,普及和傳授農業科技知識,推廣農業實用技術。實現科技興農,科技致富。
二是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文化教育事業投入,改善人口素質。脫貧先脫盲(文盲),致富先治愚(愚昧)。積極支持貧困鄉村辦好農民文化技術學校,加快掃除青壯年文盲。設立專項經費,對特困戶兒童入學給予幫助。繼續實施“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各種“希望工程”資金要向貧困地區重點傾斜,消除農村中、小學危房。建立教師培訓專項資金,推進“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
三是貧困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必須統籌安排人力財力物力,突出重點。解決貧困地區缺醫少藥和群眾看病難的問題,要從完善基本醫療設施建設、搞好鄉村衛生技術人員培訓入手,恢復和健全貧困山區的醫療服務體系,大力普及衛生基本知識,推廣基本醫療保健服務。
四是高度重視貧困地區人口計劃生育工作。必須引導貧困地區群眾轉變落后的生育觀念,采取措施鼓勵晚婚晚育,優生優育。如加大對貧困鄉村計劃生育服務設施的投入,健全鄉村計劃生育服務網絡,切實為群眾提供計劃生育服務等。
(四)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創造條件
貧困地區的脫貧致富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必須發揮政府宏觀調控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通過國家進一步建立針對貧困地區的“輸血、造血、養血”相結合的發展機制,解決好
貧困地區不能解決的各種問題,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創造條件。
首先,要加大扶貧力度,為其“輸血”。一是增大扶貧資金總量,擴大資金覆蓋面。國家發放的扶貧信貸資金,安排的重點扶貧項目,是促進貧困地區農民生產發展的有效措施。應適當增加諸如小額扶貧信貸資金、重點項目扶貧和以工代賑資金的投放總量,擴大資金的覆蓋面。根據生產周期,合理確定還貸時間,適當延長還貸期,使貧困戶能有一個積累和滾動發展的過程。對扶貧貸款的抵押擔保,應當結合貧困地區和貧困戶的實際情況,有所變通,不能搞“一刀切”。二是突出重點,集中幫助貧困地區改善基礎設施,培植支柱產業。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重點解決好交通、教育等滯后問題,改善生存和發展環境,提高勞動者素質;在支柱產業培植上,給予政策、資金和技術的適當傾斜,促進支柱產業的健康發展和廣大農民的穩步增收。三是給予特殊政策,比如在貧困地區的城鎮化發展上,應放寬土地審批權限和戶口準入條件等政策,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小城鎮轉移,拓寬貧困農民增收渠道。四是加強對口扶貧,加大國家部委、東部發達地區及其相關部門的對口扶貧力度,實行嚴格的目標管理責任制。
其次,要加大對產業化經營的扶持,幫其“造血”。一是出臺土地流轉方面的優惠政策,促進千家萬戶小農經營的聯合,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二是出臺鼓勵性優惠政策,引導大企業到貧困地區興辦產業化經營的龍頭企業,帶動貧困地區特色產品基地的發展。三是在產業化項目布局上向貧困地區重點傾斜,使每個貧困地區都有1~2個覆蓋面大、帶動力強的項目。
第三,要在財稅和金融政策上加大扶持,輔其“養血”。國家應在西部地區建立若干扶貧特區、“扶貧實驗區”,在經濟政策尤其是宏觀財政、金融政策上實行特殊政策、特事特辦。一是對貧困地區實行更加優惠的轉移支付政策,增加安排一些國債資金項目;對中央稅實行全額返還;對新辦企業增加的稅收全部留在貧困縣;準許貧困縣異地開辦企業應交稅回貧困縣繳納,對貧困縣外出合資開辦企業的稅收按比例分成。二是對貧困地區新辦企業實行減免稅政策,其減免稅額由上級通過財政轉移支付補足。三是建立“貧困縣開發基金”和“重點建設扶持基金”,實行回收滾動使用,以解決貧困地區重點項目建設籌資難的矛盾。四是國家各類銀行在實行商業運作中,應制定特殊政策支持貧困地區的發展,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注重社會效益,積極為貧困地區的發展構建融資平臺。
(五)減輕農民不合理負擔,減少農民支出
減負就是增收,減負才能增收。目前在農民增收渠道還不多的情況下,尤其要注意減輕農民負擔。減少農民的不合理開支,可以使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這對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都具有重要意義。要堅決貫徹執行中央關于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政策規定,下決心轉變鄉政府職能,精簡機構和人員,鄉鎮政府要把主要工作放在加強行政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務上。要扎扎實實地開展對中小學收費、報刊攤派、農村電網改造、農村達標升級活動以及農村建房收費、收購農副產品打“白條”、結婚登記、計劃生育收費等方面的專項檢查,嚴肅查處加重農民負擔的各項違紀違法行為,杜絕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達標升級和集資攤派。以切實減輕農民負擔為出發點,改革農村稅費制度,將農民負擔管理納入法制化、制度化軌道。這是確保農民增收邁向小康的重要措施。
(作者簡介:晏雄(1971-),男,云南富源人,云南財貿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講師,主要研究企業管理。(云南財貿學院 工商管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1))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