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梨”為何成市場“棄兒”?
發布時間:2003-08-1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再過一個多月,即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左右,將是龍口市地方名產山東梨(原名黃縣長把梨)成熟的時節。然而,今年的龍口梨園內,滿眼清一色山東梨的景象已不復存在。近日從龍口市農業局了解到,龍口不少梨園都動了“大手術”:大量的長把梨樹通過“高接換頭”,嫁接了新品種;有些甚至被連根刨掉,換栽上了市場搶手的李梅杏、扁桃、始皇蜜李等珍稀果樹品種。據統計,目前山東梨的栽植面積已銳減了1.6萬畝。
擁有260多年栽培史,80多年出口史,被龍口世代果農稱為搖錢樹的山東梨,也難以逃脫被遺棄的命運。據了解,龍口市要從2003年春天開始,爭取在3年之內將10.3萬畝山東梨栽植面積壓縮2/3。
百年名產為何竟成市場“棄兒”?
“山東梨”品嘗苦澀據了解,山東梨原產于黃縣(現龍口市),清朝康熙年間就有栽培,距今已有260多年的歷史,又稱黃縣長把梨。因其在國內大梨出口中占有顯著位置,故現出口部分以“山東梨”冠名。它以皮薄渣白,汁多甜脆,耐貯存,貯存后品質變優而著稱于世。早在上世紀之初,山東梨就是市場的寵兒,從國內賣到國外,在給龍口人帶來財富的同時,也讓他們比其他地方更早地接觸到了外面的世界。改革開放之初,又是山東梨,將山區農民早一步帶進了“萬元戶”的欣喜之中。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有著如此豐厚歷史沉淀和輝煌史的山東梨,在3年之內壓縮2/3的栽植面積,才更加讓人感到震動和痛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濟南)果品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曲延平心痛地說。
曲延平深諳山東梨的發展歷程及果品的貯藏加工技術,她說,山東梨最大優勢在于耐儲藏,下樹后可在樹下儲藏到第二年5月份。由于山東梨具備耐儲藏這一優勢,在果品冷藏保鮮技術滯后,日光大棚水果沒有得到迅速發展的時候,每年的1-6月份都是山東梨的市場占有時間,僅銷往國際市場的山東梨每年可達2萬噸,許多村莊和農戶大發其財。
“但這種優勢卻在新環境中日漸減弱,其中一個主要因素就是近年來冷風庫、氣調庫的迅速興起,使得山東梨最大的優勢在果品保鮮技術的發展中喪失。”曲延平分析說,“韓國的黃金梨、日本的水晶梨、新疆的庫爾勒香梨、河北的鴨梨等新品種的大量種植和進入市場,而且依靠果品保鮮技術,把不耐儲藏,自然保鮮期短的劣勢,變成了長年鮮貯銷售的優勢,從而對山東梨的市場形成了巨大的沖擊。”另外,這些新品種果肉鮮嫩,果核小,外形美觀,因而迅速占領了市場。雖然價格每公斤高達20元甚至40元,但由于品質優越,也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認可。但山東梨在260多年的栽培歷史長河中,基本沒有得到提純復壯和改良,品質已嚴重退化。“因此,對山東梨進行技術改良,優勝劣汰,已是當務之急。”曲延平說。
作為龍口市最大的山東梨銷售商,龍口復發中記公司前幾年一般每年收購套袋山東梨1.5萬噸左右,再加上外貿公司、供銷社果品公司等經銷單位,最多年份龍口可出口山東梨2萬多噸。但據該公司銷售部陳經理介紹,2001年,復發中記公司僅收購山東梨6000噸,到2002年5月份還沒售完。同時,山東梨的銷售價格自1998年以來持續下跌。“目前,市場銷售價格每公斤0.6元左右,成本就得0.4元左右,若扣除勞動力等因素,經營山東梨很難盈利。”陳經理如是說。
“接、建、留”
求新生據了解,在龍口市做出有計劃地淘汰山東梨的決策之前,一些有眼光的梨農已自發淘汰山東梨達5000多畝。為此,龍口市因勢利導,出臺了各項優惠政策,并強化技術服務,安排了100萬元財政資金對梨農實行獎勵和補貼。3月份,龍口市有關部門組織了山東梨“高接換頭”技術大比武,進一步激發了農民棄舊換新的熱情。
而龍口市對山東梨的改造,也充分尊重了果農意愿。據龍口市農業局有關人士介紹,他們制定了“接、建、留”三字方針,從今年開始,爭取在3年之內將山東梨栽植面積壓縮2/3。據介紹,“接”,就是良種嫁接。對水澆條件較好、土層較深厚,土質肥沃的梨園,嫁接黃金梨、綠寶石、黃冠等優良品種;“建”,就是重新改建。對土地條件一般,老殘梨徹底刨除。改建為樹種更新快,適宜鎮村發展的名特珍稀雜果園;“留”,就是對那些旱薄地,發展其他樹種不太適宜的梨園,保留一部分山東梨。對這些保留的梨園堅持技術改良,增強果品品質。
曲延平說,近年來,原產韓國的黃金梨以其成花容易,結果早,品質優良等特點,國際、國內市場價格十分看好,盡快發展黃金梨很有商機。從生態條件來看,我國長江、黃淮流域、華北、西北地區均是發展砂梨比較適宜的地方,因臺風、降雨比日本、韓國主產區少,光照充足,可望生產出有較強競爭力的優質高檔梨果。加之我國果品生產成本低,工藝性強,完全有能力與日、韓果品進行市場競爭。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