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堅:以鄉鎮企業為依托推進城鎮化
發布時間:2003-09-1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農業部副部長 劉堅
推進城市化進程已成為大家的共識,但如何走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仍在探索之中。我就以鄉鎮企業為依托推進城鎮化的問題講幾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以鄉鎮企業為依托是中國特色城鎮化的顯著特點
各國的國情不同,城市化道路必然會有差異。南美一些國家失地的農民大量涌入城市,形成貧民窟,國家通過對貧民窟給予優惠來緩解矛盾;歐洲一些國家在加快工業化的進程中,將大量從事農業的農民轉向從事工業的工人而向城市聚集。這些國家在城市化過程中既有經驗,也有教訓,值得我們借鑒。但是,中國作為擁有世界上農民人數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不能照搬國外城市化的路子,必須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其特色可以概括為好多條,但我覺得有兩點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大、中、小城市并舉,更要重視中、小城市?鎮?的建設。這是我國農民多、小城鎮多的國情所決定的。
二是依托鄉鎮企業推動城鎮化。鄉鎮企業是中國農民的創造。鄉鎮企業與開始時的社隊企業已有質的不同。鄉鎮企業是相對城市而言辦在農村的企業,具有地域概念。鄉鎮企業既有包容性,又有特殊性。講包容性,是指它涵蓋的面很寬。從所有制概念看,包括辦在農村的外資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從規模概念看,包括中小企業;從產業概念看,包括農產品加工企業等。講特殊性,是指鄉鎮企業是農村經濟的組成部分,是農民就業和投資的延伸,在建設小康社會和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鞏固提高農牧業的基礎上積極發展鄉鎮企業,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和拉長農產品產業鏈,推進農村城鎮化,實現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互動,從而使中國農民走上富裕之路,這一點已為許多地區特別是東部發達地區的實踐所證實。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目前大體上有1億農村勞動力在城市務工,其中進入大城市的約占30%,這些農村勞動力對加快城市經濟建設、增加農民收入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并在一些地方帶動了城市化的發展,但從全國的角度來看,難以成為中國城市化的主渠道。據農業部調查測算,進城務工的農民中40%沒有固定職業,其他大多數人由于文化、技術素質較低,也只能從事收入水平相對較低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農民要在城市長期立足特別是在大城市立足困難很大。因此,農民進城打工式的城市化道路只能作為補充。近幾年一些地方出現的農民先進城務工,小有積累后,回農村聯辦二、三產業,再遷居城鎮的現象,倒是一條可取之路。
發展小城鎮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我們將國外通行的城市化提法改為城鎮化,其目的就在于要重視小城鎮的建設。這幾年各地在發展小城鎮建設中積累了不少經驗,但也有教訓。從實際工作來看,我們感到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要合理布局、科學規劃。二是要突出重點、規模適度。三是要深化改革,創新機制。走出一條在政府引導下依靠社會資金建設小城鎮的路子。四是要節約土地、保護環境。當前特別要注意保護農民的權益。五是要培植充滿生機活力的小城鎮經濟。從小城鎮的形成看,不少地方是以鄉鎮工業為主要動力,通過工業的發展和集中,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進而帶動人氣、財氣的聚集,從而形成小城鎮。如果沒有產業基礎,農民到小城鎮就只能“居住”,不能“樂業”。另外,還要特別注意的是,小城鎮不是簡單地把農民集中在一起,把一些自然村進行“捏合、歸堆”,那樣,小城鎮只能是座“空城”,讓居民走向失地失業的困境。六是要吸引鄉鎮企業向城鎮集中。尤其是鼓勵新建企業、已成型企業、有規模效益和有特殊行業要求的企業進鎮,實施以增量帶存量戰略。鄉鎮工業向小城鎮集中要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合理規劃并建設好工業園區。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