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藥出口面臨新挑戰,一些國家紛紛出臺新政策樹起貿易壁壘
發布時間:2003-10-0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記者從9月27日在杭州市召開的中國農藥進出口企業合作論壇上了解到,我們加入世貿組織之后,一些國家加強了對華特別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的立法工作,主要是大幅度降低了立案標準,而這個標準只僅僅針對中國。現在已經有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等國制定了這樣的法規,導致了貿易摩擦的新問題出現。農業部農藥檢定所查顯才所長強調,加入WTO為我國農藥行業參與國際競爭創造了難得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很多的挑戰和問題。
我國加入WTO之后,給我國農藥行業帶來了嶄新的國際市場信息,能使我們更多地了解國際農藥市場的需求,可以爭取更多的國際合作和開拓更大的國際市場,能夠隨時運用世貿規則爭取和保護自己的利益。
據有關方面的介紹,這幾年中外貿易的摩擦有增無減,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國外對華反傾銷案件數量和金額居高不下。截至去年10月底就有33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發起544起涉及出口產品的反傾銷和保障措施調查。二是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出口影響越來越大。據統計,去年我國有71%的出口企業,39%的出口產品受到此類問題的限制,造成損失170多億美元。三是針對中國的特殊保障條款紛紛出臺。據報道,歐盟還出臺了一個化學品新政策。其中規定,對目前正在廣泛使用和新發明的化學品,只要其產量或一次性進口量超過1噸的,都要注冊。而且都得進行嚴格檢測,檢測及注冊費用也是很高的,這樣就增加了企業運轉的成本。
一些農藥行業權威人士認為,我國農藥進出口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農藥進出口企業規模小,又缺乏有效的行業引導和協調,造成產品需求信息不靈,價格上惡性競爭,自相殘殺;再就是出口產品品種結構不合理,科技含量不高;三是產品在國外登記的少,造成在國外很少有“中國制造”;四是很多企業缺乏專業的國際營銷人員,對國際上的一些農藥需求狀況、價格行情等信息,對登記制度、進出口政策等情況缺乏了解;另外,管理部門在為進出口工作服務方面不夠到位,也是目前影響出口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我國農藥出口方面存在三難:退稅難、登記難、出口手續繁雜。
為適應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我國農藥進出口企業要轉變觀念,開拓進取,苦練內功,遵守誠實守信的商業道德,維護企業信譽、維護產品信譽;要根據國際市場的需要,整合農藥資源,鼓勵強強聯合,培育農藥貿易的骨干企業,組建大集團,開拓大市場;要在國際市場上打出中國農藥品牌和名牌,把價格優勢轉化成品牌優勢;我國的有關管理部門要按國際標準修訂我們的現行標準,實現與國際對接,避免和減少出口的障礙。
摘自2003年9月30日《農民日報》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