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5-05-2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5月,走進黑龍江省清河林業局東華林場,一股熱浪迎面撲來,家家炊煙裊裊,戶戶一派繁忙,拌料、裝袋、滅菌、養菌,品嘗過黑木耳甜頭的東華人今年鉚足了勁兒,要大干一場。東華林場場長崔海臣自豪地說:"去年風調雨順生產了420萬袋黑木耳,去掉各項成本,職工凈賺420萬元。"
小小黑木耳,讓東華人賺了幾百萬。是什么原因讓曾經貧困的東華人放下斧頭,爭先恐后搞起木耳產業呢?
東華林場地處深山區,距清河林業局址36公里,全年無霜期僅101天。主財源依靠木材生產,多種經營項目甚少,加之這個場歷史上曾有過栽培黑木耳失敗的教訓,使木耳種植一度陷入低谷,職工群眾積極性受到挫折。
對此,場黨支部多次召開會議,考察市場,研究對策,總結教訓,找出失敗原因,聘請牡丹江、吉林等地專家來場現身說法,講經授道,及時解決技術難題。同時,大力扶持技術骨干劉慶茹、張金鐘等組成金山食用菌公司,為職工群眾提供優良菌種,從而帶動了種植戶的積極性。他們還主動為職工群眾提供優惠服務,搭架子需要板材,沒有發展資金,沒有養菌房舍,買鋸末需要運輸,統統解決。只要是搞木耳的事兒,在場領導眼里都是大事兒。
為讓每個家庭都能致富,場黨支部在全場黨員干部中開展了"傳幫帶"活動,與困難家庭結對子,幫助困難群眾脫貧。黨員劉慶茹、張金鐘先后幫助困難職工劉東、趙武生等23戶家庭擺脫貧困。26名黨員共幫扶52戶家庭發展食用菌,使他們當年脫貧,兩年就走上了富裕之路。
2004年全場人均收入7400元,僅木耳收入就占56%。今年,全場245戶家庭生產木耳600萬袋,戶均生產2.5萬袋。小小黑木耳在東華林場真的興起了大產業。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