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6-06-2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隨著麥收進程的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問題再度引起人們的關注。為了解決燒麥茬、燒秸稈問題,各地都采取了許多禁燒措施,有的地方派專人晝夜巡邏,有的還使用氣象衛星進行監控。但“禁”的辦法只能治標,要想治本,就必須盡快為秸稈尋找最佳出路。
看罷大河報6月3日的報道《秸稈變廢為寶各地有各地的招兒》,不禁讓人喜從中來。在報道中,我們看到,寶豐縣農民投資購買秸稈拾撿打捆機,將秸稈打捆成型后俏銷內蒙古牧場;平輿出現1100多個回收秸稈專業戶,將收購的秸稈賣到造紙廠,一戶一季能掙萬元;汝州騎嶺鄉建起了機制木炭廠,大量消化了當地的秸稈……
各地在秸稈綜合利用上推出的這些新招,讓人看到了破解多年來焚燒麥草難題的曙光,更昭示著一條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治理之路。
夏收、夏種是最繁忙的農事季節。廣大農民朋友很會算經濟賬,過去為了搶收搶種,他們往往對麥茬和秸稈采取最簡單、最省事、最省錢的辦法,一燒了之。但其后果卻是造成土壤板結、大氣污染、引發火災、妨礙交通等諸多弊端。要想解決這一難題,就要解決好秸稈回收、專業輸送、市場效益三個關鍵環節。
今年麥收有個十分引人注目的新亮點,就是機械化率大大提高。不但參加麥收會戰的聯合收割機達到創紀錄的10萬臺,而且隨著國家和省里對農機具補貼等政策的落實,小麥秸稈拾撿打捆機、旋耕機、收割機加裝粉碎滅茬機等開始被更多地使用,從而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
秸稈回收單靠人力也是很難辦到的,必須依靠農業機械。利用小麥秸稈拾撿打捆機進行回收,效果好、成本低、技術成熟,秸稈打捆成型也便于裝卸運輸,首先解決了秸稈大量回收這一環節的問題;
秸稈回收專業戶作為市場中介,作用不容忽視。他們架起了農戶與企業、原料與市場之間的橋梁,既實現了農民增收,也達到了自己致富;
對秸稈進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則是最根本的拉動解決之道。而造紙用料、乙醇生產等大工業項目,正是大量消化秸稈的主力軍。企業產品的增值,會帶來秸稈原料的價格上漲,從而大大調動農民回收秸稈的積極性,留茬過高、焚燒麥草等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
當然,利用秸稈進行食用菌栽培、草帽編織、氣化氨化、高溫積肥等,都是變廢為寶的好辦法。科技的進步已經為小麥秸稈的綜合利用打開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只要能把秸稈千方百計轉化為經濟效益,誰還會去燒“鈔票”呢?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