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6-08-2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溫州新聞網報道): 下午兩點,日頭毒辣辣地撒在田埂上,撒在蒼南縣馬站鎮中姑村村民黃素云身上。不過,想到9月初就該給家里的菇棚和西紅柿大棚播新種,從凌晨4點多開始在倒塌的菇棚里忙活的黃素云不覺又加快了動作。
從昨天開始,在匆匆修好住房的房頂后,37歲的黃素云和丈夫董家城就把所有的心思撲到了生產自救上。受“桑美”影響,黃素云家500多平方米的菇棚和6畝多蔬菜大棚在一夕間全部倒塌,損失慘重。“臺風第二天過來一看,就想哭,這下子怎么辦,一家人生活都沒了著落。”使勁眨了眨發紅的眼睛,黃素云又低頭拔起棚架上的釘子。按照正常進度,把架子上還能用的毛竹整理出來,再重新架好菇棚,需要一個月的時間,而這將意味著明年初的收入也會泡湯。為了和時間賽跑,爭取把種子播上,在請不到幫手的情況下,夫婦倆把15歲的兒子和走親戚的兩個外甥都發動了起來。
“趕上時間的話,明年養菇和種西紅柿的收入都沒問題,多虧了村里干部。”滿頭大汗的董家城抽空向記者咧嘴一笑。這個不善言辭的農民反復告訴記者,要不是村里12日就開了災后生產自救動員會,駐村干部給大家一遍一遍做工作,講自救的必要,講恢復生產的希望,讓他心里有了底,可能自己兩口子還抱頭在那哭呢。而現在他們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趕緊把菇給種上去,把損失減少。
董家城所在的中姑村,有312戶1200多人口,以種大棚西紅柿和養菇為主要經濟收入。一場臺風,讓全村三分之一房屋倒塌或嚴重受損,全村300多畝大棚和2.3萬平方米的菇棚受損,全村直接經濟損失估計2000余萬元。面對這個災情,為了安撫村民的情緒,讓大家盡快從傷心絕望中走出來,不等不靠開展自救,中姑村“兩委”頗費了一番心思。他們第一個大動作,就是召開自救動員會,請縣農業局駐村干部曾慧賢給村民擺事實、講道理,說明救災得及時,否則明年損失更大的形勢。開完“提醒湯”,看著大伙都動起來,曬稻草的、搭棚子的,曾慧賢和村支書董克新、村委會主任陳維宣又忙著烹制“定心丸”:經過幾天的奔波,在市副食品辦的支持下,全村所需的西紅柿種和菇苗已經落實到位,只等村民搭好棚即可播種。“思想轉變最要緊,農民自己有信心了,自救才落到實處。”曾慧賢說,一些村民開始對那么早開生產自救動員會有不同看法,等開始做了,才發覺治療災難創傷的最好辦法就是盡早朝著希望努力。
走在村里的小路上,不時有村民放 下手頭正在鋪的瓦、正在搭的棚子,攔下與記者同行的曾慧賢他們,有問菇種的,有打聽倒房重建的,有說自己大棚已扶起多少的,有講自己還有啥困難的,有的卻只是大聲問個好。“不搞生產,就要餓肚子,現在加把勁,什么希望都有。”35歲的村生產帶頭人董建芬一邊甩開膀子與父親、岳父加工用來搭棚的毛竹,一邊信心十足地說。
為了讓受災村民更加安心恢復生產,曾慧賢他們正計劃在村里測繪住宅基地,把倒房和嚴重損房戶集中起來蓋新房,搞個災民新區,既節約空間也改善村莊面貌。考慮到村里還有30多處已有百多年歷史的危房,從減少臺風隱患和轉移風險的角度,村里也有意規劃起來拆除危房,搞村民聯建新住宅。曾慧賢說,村里的準備工作已經動起來,就等縣里出政策了。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