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6-09-2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日前,從江山傳來喜訊,當地白菇今年總產量預計可達2億袋,產值預計突破6億元大關。
從上世紀80年代初種植200萬袋黃針菇開始,江山走上了食用菌發展之路。1985年,當地引進培育白菇新品種,之后,發展規模越來越大。2004年,江山市委、市政府把食用菌列為“六六”產業后,食用菌在江山真正步入黃金時期。到2005年,種植規模已達1.7億袋,總產值達5.1億元。
回顧江山食用菌產業發展歷程,有五方面啟示。
啟示一:擺上位子,才有號召力。食用菌產業列為“六六”產業之后,江山市專門建立了領導小組,按照綠色食品和無公害的要求,加大了食用菌標準化建設的投入。并科學規劃產業發展基地,加快龍頭骨干企業的培育,大力開發秀珍菇、竹蓀等新產品,切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競爭優勢,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
啟示二:抓住特色,才有競爭力。江山食用菌的主導產品是江山白菇,江山白菇是江山農科所引進日本菌種通過多年馴化培育而成,由于色澤純白、食用美味可口、營養豐富,當地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在廣州市場,就占據了70%的份額。
特色鮮明,使江山白菇在全國的知名度快速提高,先后獲得中國白菇之鄉、全國農博會金獎、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江山白菇原產地標記保護等,特別是最近又獲得了浙江十大名菇稱號,使江山白菇又上一層樓。
啟示三:拓展市場,才有滲透力。江山白菇從本市滲透到外地,從國內滲透到國際,全靠市場開拓。目前,該市白菇販銷戶已達250多戶,從業人員3000多人。該市投資1億多元新建了白菇農貿市場,每天有200多噸白菇進場交易,吸引了全省各地的菇農。據介紹,江山販銷人員無論在國內外市場都實行了“四統一”銷售活動,即以“統一宣傳、統一包裝、統一標準、統一品牌”為抓手,打造江山白菇品牌。
啟示四:依靠科技,才有推動力。近年來,不斷引進新品種,使單一白菇發展成多品種。在種植季節上,過去只是冬春種植白菇,如今實施反季節生產,開展工廠化種植,實現全年有菇種,月月有收入,涌現了一批常年種菇的專業戶。
“科技興菇”使食用菌生產成本降低、效益提高,成為菇農發展食用菌的助推器。如竹蓀生產,在當地鳳林鎮推廣稻草代替竹屑種植新技術后,菇農王春道種植4畝竹蓀,每畝獲純利6000多元,比原來竹屑種植增長2000多元。從而促使各地竹蓀越種越多。
啟示五:蠃得民心,才有生命力。江山食用菌產業能不斷發展壯大,主要是得到5萬農民的積極參與,他們把食用菌稱為增收致富的聚寶盆。
江山食用菌產業的興旺,也帶動了當地販銷業、加工業、菌種業、服務業的發展,使從事各業的農民獲得豐厚的收入,走上了致富路。責任編輯:紫晴
信息來源:阿里巴巴農業頻道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