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6-11-16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據一排排氣派的大棚,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一張張充滿喜悅的容顏。11月的一天,記者走進丹東市振安區五龍背鎮孫家村的雙孢菇生產基地,只見雪白的雙孢菇繁星般密密匝匝地長滿了菌床。技術員楊林波介紹說:“這東西長得很快,一小時一個樣兒,每年可產兩季。今春那一季,平均每平方米產10公斤,6元錢一公斤往外批發,吸引了許多當地乃至沈陽、北京的客戶來抓現貨,賣得火,銷售一點沒操心。”
雙孢菇又稱白蘑菇,由于它熱量低,蛋白質、磷、鋅、鐵、銅含量高,并含有多種維生素和豐富的硒,具有降膽固醇、降血壓等保健作用,一直備受國內外市場的青睞。多年來,丹東市食用菌生產的行家里手對雙孢菇的人工種養進行了不懈探索,但效果均不理想。而雙孢菇項目之所以能落戶孫家村,也有一段較為曲折的經歷。前些年,一筆數目可觀的高速公路占地補償金,讓孫家村富起來。但補償金花了不少,集體經濟卻沒發展,村民致富依舊沒希望,百姓有了意見。去年3月,鎮黨委對孫家村黨支部進行了調整。
究竟發展什么項目能帶起農民增收呢?經大半年的考察、篩選,孫家村最終選定雙孢菇生產項目。去年10月,村里投入100多萬元興建了22棟高標準日光大棚,并于今年春節投入生產。
與香菇、滑菇相比,雙孢菇具有價格高、國際市場需求大、生產不消耗木材等優勢。可由于制種等關鍵技術沒能完全掌握,此前丹東市雖有過雙孢菇生產熱,但最終還是停滯了。
孫家村敢一次性建這么多大棚生產雙孢菇,并響亮地喊出了建東北地區最大的雙孢菇生產基地的號子,要緣于他們請到省勞動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稻草種植雙孢菇技術發明人徐華。
在基地,記者見到了消瘦到60公斤的徐華。去年11月,徐華做了膽囊和胃切除手術后,醫生不讓她再工作了,但她還是一股勁兒,始終在為孫家村的雙孢菇基地籌劃做指導。因心疼母親,小兒子楊林波干脆替媽媽住在基地的大棚里。
在徐華和楊林波的精心指導下,從投料到出菇,僅兩個半月村里就見到回頭錢。雖然今春氣溫偏低影響了產量,但第一季雙孢菇還是賺了10萬多元。眼下第二季雙孢菇又進入盛產期。談及今年的總收入,村支書孫希寶說:“集體管理的12個大棚,今年一準兒凈賺20萬。”
親眼所見村里的雙孢菇基地干得紅紅火火,農民眼熱了。村里決定將建好的大棚或租或出售,讓農民自己經營搞增收,而村里照舊負責技術指導和產前、產中、產后服務。10個大棚很快到了農民手中。
說起種養雙孢菇,村民王英春樂得合不攏嘴,他說這季雙孢菇明年四五月份才能收完,那時可至少凈賺2萬元。已經拿到手一個大棚的溫雷,聽說村里今冬明春還要再建50棟大棚,將雙孢菇產量擴大到50萬公斤以上,他不但第一個報名要大棚,且一下子又要了3棟。
“要這么多,你們小兩口管得過來嗎?”溫雷說:“村里馬上就要建機械化發料廠,勞動強度大的環節沒有了,明年俺最累的活兒大概就是采菇、點票子了!”
責任編輯:紫晴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