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7-11-1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浙江省慶元縣黃田鎮黃塢村引進香菇“埋地菇”的生產技術,從田間生長情況看,這種新的栽培方法,省工、省地、省本,高效,是一種有著良好應用前景的節本增效新技術。
據黃塢村菇農劉安炎介紹:“埋地菇”就是將快要出菇的香菇菌棒去袋、挨緊橫放、半埋在先整好的畦里,這種做法去年從外地學來的。“埋地菇”和搭架生產的花菇同是135種,但埋地菇與搭架花菇相比,“埋地菇”具有“二省三好兩不誤”之好處,即“省工夫:一是菇棒不要灌水;二是不要為小菇雕口;三是搭棚快,小木樁一插,鐵絲一拉,四周和棚頂用遮陰網一蓋即可,一畝地可種10000段菇棒,搭一個種10000段的菇棚只要用10天左右的時間。省成本:搭棚省了很多木料,只要一些小木樁,棚頂只用鐵絲拉架不要木頭,搭棚的全部材料費每段菇棒約0.17元。產量高:據生產統計,一段菌棒一年可產鮮菇約1.3斤;菇形好,形圓肉厚多花面;市場銷售好,價格和花菇接近,且比花菇要早上市10來天。兩不誤即種稻谷和種香菇可在同一塊田里,稻谷秋收后種“埋地菇”,“埋地菇”生產結束后遮陰網一掀就可種稻谷。”
責任編輯:紫晴
來源:糖酒快訊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