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7-11-2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志存高遠“仙客來” 鑄造神奇食用菌
——記江西“仙客來”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潘新華
在廬山西麓九江縣城,坐落著國內外聞名的江西“仙客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潘新華潛心研究食用菌,經過20余年的艱難創業,在我國數以萬計的同行中脫穎而出,成為一顆耀眼的新星。他開發的“仙客來”食用菌系列產品被列為釣魚臺國賓館國宴專用菜,公司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定為首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被九江市委、市政府授予“百強民營企業”。2004年8月,公司被科技部授予“國家星火計劃龍頭企業技術創新中心”;9月,公司系列產品被中國食用菌協會和中國烹飪協會列為全國食用菌烹飪大賽指定產品,還被江西省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授予“江西名牌產品”,這在江西食用菌行業和九江市農產品企業中均屬唯一。
談起20余年的創業經歷,潘新華激情昂揚。1982年,躊躇滿志的他在家鄉九江縣沙河街鎮辦起了“九江廬山真菌研究所”,一心撲在品種引進馴化實驗研究和推廣工作上。一次,他從銀耳塑料袋裝臥式栽培中受到啟發,持續一個多月在實驗室無數次地進行對比試驗,終于把這一技術應用到黑木耳生產上。他以棉殼代替木屑,用臥式袋取代吊袋,拌料中增加20多種微量元素,改一處接種為多穴透氣式接種,這樣使菌絲生長期縮短20多天,使黑木耳產量較以往提高30%。這種“黑木耳臥式栽培法”屬全國首創,在福建三明市舉辦的全國食用菌學術報告會上,受到卯曉嵐、黃年來等幾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的高度贊揚。接著,潘新華又培育出了可在300C以上氣溫條件下栽培,產量比普通菇高30%的桃紅菇。這種蘑菇不但色彩漂亮、味道鮮美,更為可貴的是填補了當時九江夏季無鮮菇的空白。
潘新華在不斷培育新品種的同時,又瞄準食用菌保鮮這一難題。聰明好學的他,先后多次去浙江大學、南昌大學向有關教授專家咨詢,同時自學了生物工程學、微生物學,翻閱了國內外大量科技資料。經過反復試驗,在70余種保鮮配方的基礎上,他摸索出的“活性保鮮液加工食用菌及山野菜工藝”,是食用菌保鮮領域的一項重大創新和突破。保鮮的食用菌和山野菜等產品在常溫下可保鮮9個月,有效解決了食用菌及山野菜保鮮期短的技術難題,填補了國內空白。經中科院生物研究所鑒定為:該產品不僅有良好的保鮮性能,還屬無毒素類物品,符合國際AI級保鮮劑標準。2001年,該項技術獲得國家專利; 2003年,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名牌產品金獎;2004年7月,又被科技部列為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8月,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保鮮的“仙客來”系列產品是中國食用菌協會、中國菌物學會、中國農學會食用菌分會唯一推薦的保鮮產品品牌,其中11個食用菌產品獲國家綠色食品標志。
長期困擾食用菌產品發展的保鮮難題解決后,更重要的是開拓市場,將產品變為商品。1999年,潘新華生產出菌類和山野菜系列產品,并成功注冊“仙客來”商標。潘新華綜合分析全國市場,在國內同行業率先采用高阻隔、高透明的復合材料制作的橢圓形包裝已獲專利,具有與產品相協調的綠色健康的天然氣息和高雅靚麗的品味,特別符合都市白領階層的生活需求。同時采用創品牌、爭高端、自上而下的營銷模式,克服將產品轉化為商品的薄弱環節,加大對營銷隊伍的建設,無論市場怎么變,潘新華帶領營銷人員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費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不變,長年累月在全國各地奔波。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海口、哈爾濱等地設立銷售辦事處,銷售網點已分布于祖國的大江南北,形成了較強的營銷網絡。積極參加國內外各種商品展銷會,送展的菌菇產品和山野菜產品,因品質好、包裝美,贏得眾多參觀者青睞,爭相訂貨。今年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為規范北京市場,對16家企業47個不合格食品下達“封殺令”,逐出北京市場,而“仙客來”產品依靠自身的品質在京城異常火爆,并得到中國食品報、北京電視臺等媒體的宣傳報道。
目前,江西“仙客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落戶江西九江縣沙城工業園,投資800余萬元,按CCIB出口標準和食品GMP標準設計年加工食用菌及山野菜10000噸的規模,集食、藥用菌制種、技術培訓、栽培示范、產品加工和科研開發的綜合型廠區。自1982年以來,潘新華已免費為1500余戶農民傳授食用菌栽培技術,帶動農民利用農作物秸桿(棉殼、稻草)、木屑年種食用菌33000余噸,年戶增收3143元,帶動周圍廣大農民共同致富。公司采取統一制定生產計劃,根據銷售市場,安排品種和生產時間。采取集中培訓和上門現場技術指導相結合的辦法統一技術指導,統一菌種供應,統一收購,確保產品質量,確保菇農利益。港口街鎮洗心橋村農民趙榮通是潘新華扶持的種植戶,種菇15畝,年收入突破10萬元。
如今,江西“仙客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靈芝片沖飲、雞腿菇、茶樹菇和山野菜等60余種“仙客來”牌系列品種,以及各類菌種的銷售已由國內30多個省、市、自治區成功走出國門,沖浪印尼、韓國、新加坡、法國、日本等國際市場,每年為國家創匯100多萬元。公司通過“公司+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方式,已在全縣及周邊地區種植食用菌4500余畝,帶領5500余戶(松散型11380戶)農民走上了種菇致富之路,為農業產業化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編輯:黑子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