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7-11-2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牽手菌農興業富民
——記黑龍江林口縣供銷社主任王業范
誰能相信,在不足兩年的時間里,一個面臨虧損的縣級聯社通過牽頭領辦食用菌產業,竟然帶動全縣農民人均年增收600元,但這卻是無可爭辯的事實。這食用菌產業化的領軍者就是林口縣供銷社主任王業范同志。
王業范,一個普通的名字卻有新意:王者風范,他時刻不忘在食用菌產業上成為別人學習的典范。用自己的行動詮釋“風范”二字。
1997年,林口縣委、縣政府把食用菌做為支柱產業在全縣推廣,以此帶動全縣農民脫貧致富。經過5年的發展,初期效果很好,但后幾年卻落后了,品種單一,規模難以形成,產品賣冰出去,農民的種植熱情跌入低谷,一個關系到30多萬農民經濟命運的產業徘徊在十字路口。
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組織上選擇了王業范,將他從縣農委調到縣供銷社任黨委書記、主任兼食用菌產業化辦公室主任。主要負責全縣農民如何種植食用菌,如何開發食用菌市場,如何引導農民增收致富。
到2004年,全縣食用菌規模由原來的6000多萬塊(袋)發展到現在的1.5億塊(袋)。其中:黑木耳1.2億袋,滑子蘑2400萬塊,其它菇類600萬塊??偖a量2.08萬噸,實現產值3.1億元,為農民增加收入1.5億元。僅食用菌一項,全縣30萬農業人口人均增收600元,種植食用菌戶數達到8818戶。這些驕人的業績是如何創造的呢?
一、組建協會,促進產業化發展
為了聯合菌農共同闖市場,把產業鏈拉長。縣供銷社先后成立了林口縣食用菌協會和食用菌研究所。經過幾年的市場風雨洗禮,協會已由過去的松散型過渡到現在的緊密型。目前,協會有會員320人,其中集體會員30個,10萬塊以上大戶100戶,會員每年向龍頭企業交售食用菌產品5000多噸。協會與菌農以利益為紐帶,按照市場化運作,風險共擔,利益均沾。協會從產前提供資金、信息、菌種、物資到產中以保護價收購,再至產后二次分配,為菌農提供全程系列化服務。
二、做大做強龍頭企業,提高競爭力
王業范上任伊始,就深刻認識到龍頭企業外聯國內外市場,內聯千家萬戶,具有引導生產、拓展市場、加工增值、系列服務、帶動幅射的綜合功能,是發展食用菌產業化的“火車頭”?;谶@樣的認識,王業范同志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四處奔波,爭取政策和資金,在縣委、縣政府的幫助支持下,先后引進了四川川野食品有限公司和大連全禾菌業公司落戶林口,共謀發展。一是在2003年10月份,經過與大連全禾菌業有限公司多輪協商,終于達成合作協議,在林口共同創辦菌種廠。該菌種廠于2004年正式投入生產,年產量為300萬袋。自此,林口有了正規的菌種廠,增強了科技含量,有了可靠的菌種和技術,有了富民強縣的科技保障。二是把原來的天寶罐頭食品有限公司整體出售給四川川野食品有限公司,更名為牡丹江川野天寶食品有限公司。兩年來,川野食品有限公司共投入資金1500萬元,累計加工食用菌產品7000余噸,實現產值5800余萬元。主要生產罐頭、軟包裝、速凍、鹽漬、壓縮、干品、鮮品等系列食用菌產品。產品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及國內十幾個大中城市。三是投入200萬元完成了對供銷貿易公司的技術改造和廠房擴建,使企業生產能力達到500噸,比2003年翻一番。生產的“林山”牌壓縮食用菌暢銷國內外市場,市場競爭能力顯著增強。
三、建立生產示范縣地,向前延伸產業鏈
為了擴大食用菌產業規模,王業范深知,必須以示范生產基地為基礎,才能帶動全縣食用菌大規模地發展。為此,2004年春投資300萬元在林口鎮新華小區附近建立了100畝食用菌示范基地,引進了食用菌新品種、新技術,通過基地試驗、示范,向全縣推廣,并依托基地這一龍頭,帶動廣大農戶發展食用菌生產。
在基地建設的100多個日日夜夜里,王業范身在基地,心系基地,忙在基地,“家”在基地。要找他辦事,到基地里一準能找到他。
在示范基地的帶動下,全縣又在201國道附近村屯和龍頭企業周邊鄉鎮建立了8個種植小區,規模達1000萬塊(袋)。建立食用菌一品村40個,總規模達到5000萬塊(袋)。僅奎山吉慶村就種植食用菌1550萬塊,總產值3000多萬元,全村僅此一項人均增收1萬元。
通過典型帶動示范作用和川野、全禾龍頭企業落戶林口,激發了全縣農民和下崗職工種植食用菌的積極性、主動性,減少了行政干預。變過去逼著農民發展,哄著農民發展為協會引導農民發展,在全縣上下形成了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的共識。
四、增強服務功能,促進產業發展
辦龍頭,建基地,組建食用菌協會,這些只是手段。王業范高瞻遠矚,他多次在產業辦公會上提出,牽頭領辦產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菌農和食用菌加工龍頭企業緊密地連接起來,打造食用菌收購、加工、經營的“航空母艦”,經營宗旨是為菌農提供生產所需的技術服務,積極發展訂單產業,維護菌農的合法權益,增加菌農收入,從而達到菌農與供銷社雙贏的目標。
王業范從上任的第一天起到現在,一心撲在事業上,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王業范的日歷上沒有大禮拜和節假日,索性忘了自己的家。平常,他利用一切時間,帶領技術服務人員深入鄉村和農戶,舉辦技術培訓班,幫助菌農解決一些技術難題,農民親切地稱他為“致富專家”。節假日,他組織技術人員攻關研究新品種、新產品和外出考察市場,就是春節他在公司里一起和員工們吃年飯,研究探討菌業發展大計。
去年春天的一個晚上,一個電話打到王業范家里,菌農反映說滑子蘑有了病害,部分菌袋里出現一個個小斑點,并開始霉爛,王業范深感問題的嚴重性,病害一但蔓延,幾年的努力將付之東流。他立即召集領導干和技術員開會研究解決辦法,派技術人員連夜奔赴各地進行技術指導,及時消除了病害,待返回辦公室,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2004年,隨著食用菌種植規模的擴大,王業范預測到原材料必定短缺。為此,春節之前就組織采購人員到穆棱、綏芬河、海林等地為菌農聯系菌種、鋸沫子、麥麩子等原材料,共組織鋸沫子1000多車。由于下手早、僅原材料就節約成本50多萬元。同時,王業范還積極協調農行和信用社為400多困難農戶聯系擔保袋款350萬元,為食用菌產業化奠定了物資基礎和資金保障。
去年秋天,淹漬滑子蘑時食鹽脫銷,王業范兩天兩夜沒有合眼,先后5次到糧食局、鹽業公司協調,緊急調進了700噸食噸,解決了燃眉之急。
食用菌產業發展起來了,產量提高了,然而,更關鍵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產品銷路。在擴大龍頭企業生產能力的基礎上,王業范又帶領一班人走出去聯系客商,從而把菌農手中的產品及時銷售出去。
去年6月,王業范參加完哈洽會剛到家,又聽說在吉林汪清召開中國第一屆黑木耳節,這是難得的機會,于是他不顧旅途的疲勞,帶著產品樣本,又連夜兼程前往吉林,到達汪清已是午夜兩點,旅店都已客滿,他只好在一家浴池找到了個打盹的地方。這次會展不僅簽訂了大量銷售訂單,而且把林口縣的天寶、川野、林山、吉慶村四個品牌食用菌產品上了因特網,提高林口縣食用菌產品的知名度。
王業范主任上任以來,從辦成菌種廠到建成示范基地和壯大龍頭企業,真是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埋頭苦干,一氣呵成。王業范以他開拓創新的勇氣和大刀闊斧的魄力,在面臨諸多困難的情況下,用自己飽滿的熱情和辛勤的汁水澆灌出一朵朵璀燦的菌業之花。
林口食用菌產業振興發展起來了,名聲響起來了,成為全國知名、省內排行第一的食用菌基地縣。面對未來,王業范信心百倍。2005年,爭取食用菌規模達到2.6億塊(袋),實現產值5億元,使林口縣成為全國食用菌生產的大縣、強縣。我們相信,王業范主任一定會在他平常的日子里演示出他不平常的人格魅力,用他平常的手筆書寫出不平常的華章。不久的將來,一幅更加絢麗奪目的美好畫卷將展現在我們面前。林口菌業甲天下的局面指日可待。
編輯:黑子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