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7-12-1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是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一項重要內容。當前,忻州在新農村建設和小康社會建設中,應從農民脫貧致富出發,重視食用菌產業的發展,發揮好食用菌生產的優勢和巨大作用。
食用菌生產是變廢為寶的循環經濟、是清潔無公害的產業,是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產業,食用菌是人類理想的保健食品。食用菌產品集動物、植物食品高蛋白、低脂肪優點于一身,營養豐富,藥食兼用。國外營養學家建議合理的膳食結構應"一素一葷一菌",國內有關專家也認為食用菌的預防保健作用很好。發展食用菌生產有利于滿足國際國內市場需求,有利于提高全人類的生活質量。
發展食用菌生產在新農村建設和小康社會建設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發展食用菌生產能夠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變種植業--養殖業二元結構為種植業--養殖業--食用菌業三元結構,拓寬農業生產的領域和農民增收的渠道;發展食用菌產業能夠充分合理地利用農業生產中的氣候資源、土地資源、人力資源等,提高農業產出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增加社會財富;發展食用菌產業不僅清潔無公害,更重要的是能夠變廢為寶,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生態文明;發展食用菌產業能夠改善人們膳食結構,提高生活、保健水平,不僅可以滿足市場菜籃子需求,還可以出口創匯占領國際市場。
為此筆者提出,發展食用菌產業的幾點建議:第一,轉變觀念。全社會要提高對發展食用菌生產重要性的認識,各級政府要將發展食用菌產業列入產業發展規劃中,并作為富民富縣工程去抓去落實,尤其作為貧困地區脫貧和穩定脫貧的產業去抓;第二,轉變生產方式。要變零星自由分散粗放型生產為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的集約型生產,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發展態勢;第三,轉變管理模式。以公司+農戶的形式,實行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包括產前的菌種供應、產中的技術指導、產后的產品回收等,解決栽培戶的技術難題、銷售難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挫傷栽培戶的積極性,影響食用菌產業的健康發展;第四,拉長生物產業鏈。食用菌生產是復合生產,既出食用菌產品,也出飼料和肥料。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其生物產業鏈優勢,按照玉米芯等農業副產品→木耳→菌糠→飼料→畜禽糞便→沼氣→沼氣渣→肥料→玉米等循環鏈的要求,大力發展食用菌生產;另一方面要對食用菌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加工成主副食品、保健食品、旅游食品等,包括制成食用菌湯料、飲料、菌體蛋白等,增加附加值,提高科技含量和生產效益。
編輯:紫晴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