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08-03-3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要想富,講科學,求進步。”近日,在浙江龍泉市安仁鎮(zhèn)項邊村,村委主任季可輝笑著對記者說。
以項邊村為中心的安仁鎮(zhèn)有“中國黑木耳第一鄉(xiāng)”之稱,項邊村黑木耳菌種年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20%,是全國最大的黑木耳菌種生產基地;該村70%的農戶從事食用菌生產,異地種植黑木耳已遍及全國16個省(市),村民總收入的60%來自食用菌生產。
多年來,項邊村村民一直憑借著摸索出來的“土經驗”種植黑木耳,但在這一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靠經驗難以解決的問題。
2005年種植黑木耳的那段經歷,至今還讓項邊村村民游愛民難以忘懷。“在村中我較早種植袋料黑木耳,掌握了一定的技術和經驗。可那一年雨水多,其中有個月幾乎是連續(xù)降雨,大多黑木耳因爛棒造成掉落,損失了3萬余元。”游愛民說。
“黑木耳在種植過程中難以抗拒高溫。一般當氣溫達到30攝氏度時,菌棒內的溫度就會高達40攝氏度以上,殺死菌絲,直接造成減產。”安仁鎮(zhèn)農藝師龔兆培說。龔兆培從事黑木耳種植研究多年,他告訴記者,對于高溫及雨水等影響黑木耳種植的因素,目前只能采取太陽網遮陽、多澆水降溫、適當調整種植季節(jié)避開雨季等方法應對,要真正解決這些問題,還必須進行深入的科學研究,才能確保黑木耳種植戶的收益。
“如果高溫、雨水等問題都能解決,種植黑木耳每年有多少收成就能心中有數(shù),大家致富的信心也就更足了。”劉立華的話語中充滿了期待。
通過各級政府部門及項邊村的共同努力,今年年初,項邊村“新農村建設科技示范(試點)”項目獲科技部立項,成為全國120個首批啟動新農村建設科技示范(試點)之一。在浙江省,這樣的示范點只有3個,麗水市僅項邊村1個。
季可輝告訴記者:“項目的重點之一就是扶持項邊村黑木耳產業(yè)的發(fā)展。整個項目建成后,項邊村的黑木耳生產規(guī)模將在原有基礎上增幅50%以上,年新增菌種產銷250萬袋(瓶)。全村農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據了解,2007年3月項邊村還與浙江大學建立了對口聯(lián)系,邀請專家研究解決黑木耳種植過程中的爛棒及黑木耳烘干等問題,力求避免損失,實現(xiàn)增收。
以科學為依托,項邊村1400多村民正合力唱響“富民曲”。
編輯:皮皮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