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8-04-0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創業人物:陳志偉
創業地點:云和
創業感言:不斷鉆研,不斷創新,才能讓自己的天地更寬闊。
本網訊:在別人眼里一文不值的廢桑枝條,在云和師傅陳志偉眼中卻是個“金礦”。他利用廢棄的桑枝條栽培食用菌,生產黑木耳,為農民開辟出了一條致富增收的新途徑。
藝高行天下
陳志偉是第一批聞名全國的“云和師傅”,有著多年種植食用菌的經驗。陳志偉以前在學校學的就是食用菌方面的專業,畢業后又從事食用菌技術推廣工作。他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大力推廣代料香菇,改進黑木耳栽培技術及發展珍稀食用菌。他還經常下鄉,無償為廣大菇農舉辦培訓班、現場會,開展制種、防病指導,提高廣大菇農的種植水平。
帶著一身的技術,1992年陳志偉開始走出云和,到浙江開化,江西德興、婺源等地進行輔導和供應新科黑木耳菌種,成為首批異地開發的主力軍。足跡遍及江西、安徽等全國16個省的65個縣市,供應菌種累計達500多萬瓶,成為了“云和師傅”中的佼佼者。
創新展空間
當記者走進陳志偉的辦公室時,只見不大的辦公室里,擺放著一大堆菌袋,有黑木耳、猴頭菇等,都是他正在研究的新品種。陳志偉說,不創新不提高就難擔“云和師傅”這個稱號。
陳志偉得意地告訴記者,他和其他幾位“云和師傅”利用代料食用菌栽培技術,和杭嘉湖一帶桑農聯手,共同開發的廢棄桑枝條培育食用菌技術,讓一文不值的廢棄桑枝條變廢為寶。以前桑農把桑枝條剪下后,大都丟棄在田間焚燒。而現在他們把廢枝條曬干后經粉碎加工,便可以直接作為栽培食用菌的原料了。每畝廢棄的桑枝條經加工可裝食用菌原料400多袋,按每袋菌種獲益3元計算,一畝廢棄的桑枝條可為農民增加收入1000多元。并且,利用廢棄的桑枝條作原料生產黑木耳,與過去以椴木為原料相比,不僅每袋成本降低了,還可以有效地保護森林資源。陳志偉的這一技術受到當地政府和菇農的贊許,許多縣市為此向他發出了邀請函。
陳志偉介紹,目前他們已經在建德、淳安、桐鄉等縣市建起了10多個食用菌生產示范基地,和杭州市農科院、臨安等地簽定合作意向,準備開發1000多萬袋桑枝條代料食用菌基地。
組團拓市場
隨著“云和師傅”的足跡遍及全國各地,陳志偉發現,原有的食用菌生產組織化程度較低,技術力量分散,食用菌原材料質量問題也時有發生,他覺得靠自己在外單打獨斗力量太單薄,于是有了聯合其他“云和師傅”的想法。
2007年7月25日,陳志偉和其他7位具有豐富食用菌生產經驗的“云和師傅”,整合菌種生產、材料經營、基地建設、產品銷售、技術指導等方面的優勢,強強聯手組建了山農黑木耳專業合作社,陳志偉任合作社理事長。
陳志偉介紹,他們的這個合作社是云和最集中、規模最大的菌種繁育中心,年生產原種50余萬瓶、生產菌種500多萬袋。他們還建立了50畝標準化黑木耳示范基地,開辦了占地500平方米的食用菌原材料銷售中心,為菇農提供品種齊全、質量可靠、價格合理的食用菌原材料。通過組團開發,能讓“云和師傅”在外面溝通順暢,互相幫助,更好地發揮作用。(潘岳林 程澤敏)
編輯:皮皮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