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8-06-06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近年來,山東省博山區崮山鎮東崮山村立足優勢,發揮特色,根據市場需求,大力發展土洞反季節雙孢菇生產,農民收入逐年增加。2002年以來,先后被市、區政府命名為“雙孢菇生產專業村”,連續四年成為全區20個經濟強村。
該村人均耕地只有300多平方米,且大部分是山旱田,山多地少、人多水少的矛盾嚴重制約了農業生產與發展。2000年,該村黨支部積極響應鎮黨委、政府的號召,充分利用本村土崖多、土層厚的有利條件,大力引導發展土洞雙孢菇生產。針對群眾在該項目上存在的認識及技術問題,及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利用廣播、會議、看錄像等形式,廣泛向群眾宣傳種植土洞雙孢菇的有利條件和市場前景。二足組織干部群眾,赴臨朐、高青、淄川等雙孢菇生產基地參觀學習,開闊了視野,堅定了發展的信心。三是村干部身體力行,率先垂范。為比群眾對土洞雙孢菇生產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村“兩委”成員每人種了兩個雙孢菇洞,以身作則,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這樣以來,全村當年發展了20多個洞,第1茬菇基本上收回了投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四是加強技術培訓與指導。為確保土洞雙孢菇種得上、產得出。效益高,該村先后組織干部群眾200余人次,參加了省、市、區舉辦的食用菌學習班,還聘請專家在本村舉辦培訓班、生產現場會若干次,發放明白紙、技術資料上千份,并高薪聘請了2名技術人員,簽訂責任狀,進行周年技術指導。五是完善服務。對雙孢菇生產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物資供應、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的“四統一”管理;為方便管理與產品流通,村里為種植戶解決了產區水,電、路的“三通”問題;并積極爭取金融部門支持,為菇農每個洞爭取貼息貸款4000元。六是該村還廣泛聯系,積極開拓銷售渠道,為菇農解除后顧之憂。
目前,該村的土洞雙孢菇種植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每平方米可產鮮菇10千克。由于產品多是在大棚蘑菇供市淡季上市(1~9月),供不應求,一方面本省的一些加工企業前來定點收購;另一方面來自上海、北京、深圳、香港等地的鮮銷商。平均下來,按每千克在5.5元以上,經濟效益非常明顯,群眾從土洞雙孢菇生產中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