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8-07-2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麥場、路邊、村頭、院落,晾曬的全是黃背木耳、白背木耳、黑木耳。7月18日,記者來到河南省魯山縣董周鄉,好像走進了木耳的世界。
據魯山縣委書記賀國營介紹,今年,全縣種植木耳達3.6億袋,產值可達6.5億元,總量、產值均創歷史新高。種植木耳已成為該縣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
魯山縣委、縣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從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為木耳生產戶提供服務。組織農業專家深入木耳種植大村,送技術到木耳生產大棚,手把手給農戶傳授制種、接種、掌握棚溫、防止爛袋等技術。縣里先后舉辦26期培訓班,培訓木耳種植戶2000多人。科技部門還免費發放6000多份科技資料,讓農戶按要求搞好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既保證了產量,又保證了質量。金融部門送貸款到農戶,幫助部分農戶解決經濟困難。縣農村信用社共發放木耳生產貸款6750萬元,保證農戶及時備料。目前,以黃背木耳、白背木耳、地栽黑木耳為主的木耳生產,已覆蓋全縣25個鄉(鎮、辦事處)的378個村,數萬農戶。
董周鄉是該縣木耳生產大鄉,近9000農戶種木耳,種植黃、白木耳1.35億袋。正在摘木耳的小集村農民張小國說:“今年我種1.3萬袋,往年爛袋多,今年農業專家來辦班、指導,掌握了技術,爛袋很少,產量比哪一年都高。”
木耳生產投資小、周期短、效益好。小小木耳,鼓起了農民錢袋子,撐起了農村大經濟。正在地里摘地栽黑木耳的琴臺街道辦事處農婦李紅莉告訴記者,她今年在地里栽了4000袋黑木耳,長勢非常好,頭茬已摘完,純收入可達1.2萬元。
編輯:皮皮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