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8-08-0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這幾天,大邑縣韓場鎮食用菌協會的理事長吳耀昌和其他幾個食用菌種植營銷大戶都興致勃勃地四處籌錢準備建工廠式菇房,進行標準化種菇。韓場鎮是大邑縣有名的“蘑菇之鄉”,20多年來食用菌產業已經發展成熟,大部分群眾依靠種植經營蘑菇脫貧致富。隨著20多年食用菌發展的積累,其制約因素也越來越明顯,而國際市場的需求逐步遞增,面對機遇與隱憂,當地政府居安思危,與龍頭企業一起聯手探索食用菌種植新方式,搞標準化種菇,工廠式栽培,力求以更好的品質更大的產量沖進國際市場。
一提到蘑菇,韓場鎮食用菌種植戶沒有不笑歡了的。“今年大邑食用菌收購價達到了每公斤8元錢,在同等品質中價格略低于福建,但比國內其他地方的價格都高。這是韓場鎮種植食用菌20年來的最高價。”該鎮鎮長介紹。 據介紹,近20年來,韓場鎮大規模地種植食用菌,目前種植面積約5000畝。在2004年之前,食用菌價格通常是在每公斤兩元多徘徊。自2004年四川蘭田食品有限公司在此建成投產前后,價格節節攀升,三年翻了兩番,今年更是達到了高峰,比去年同期每公斤上漲3元。
據悉,去年我國雙孢蘑菇產量達160萬噸,占世界產量的60%以上,而出口只有40萬噸。隨著蘭田公司等食用菌加工出口企業取得自主出口經營權和去年、今年連續兩年享受美國的“零關稅”上岸政策,以及2008年歐盟和加拿大取消配額限制,預計我國的蘑菇出口量將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遞增。
傳統栽培 產業發展受到制約
良好的國際市場形勢給了大邑韓場極大的鼓舞,而與此同時,自身食用菌發展的隱憂也困擾著當地政府。通過20多年的傳統露地栽培或者大棚栽培方式,對于土地過分依賴的制約因素已經越來越明顯。不同的地塊上輪種出的蘑菇品質不及最初種出的品質好,并且受自然條件制約較大,產量水平不穩定。土地的制約使種植面積發展不夠,管理粗放,鮮菇原料不足。以蘭田為例,其食用菌年加工能力是5萬噸,而在與其他一些加工廠競爭購進鮮菇后根本不夠全年全線生產,現在每年只有一半的時間在進行蘑菇罐頭生產。
傳統的栽培方式嚴重制約了龍頭企業生產發展需要,已經不適應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在與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多方共同研究,并赴食用菌大省福建觀摩學習后,當地政府開始探索食用菌種植的新方式,即建立永久性菇房,進行標準化種植,工廠式栽培。
標準化種菇 品質產量實現飛躍
“建這30個標準化菇房已經投入80萬了,栽種時再投入一些,共需近百萬元,五六月份就可以開始栽種草菇賺錢了。除去政府的補貼,估計一兩年可以收回投資。”該鎮“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村民李俊江建起了該鎮第一批標準化菇房。記者注意到,這些“蘑菇工廠”外表看去就是一幢幢磚砌小樓,墻體周圍分布有通風口。每個占地100余平方米,內部搭滿了六七層細密的竹架。
據了解,蘑菇工廠里的標準化種菇主要是采取控制溫度濕度等,利用二次發酵技術種出高品質高產量的蘑菇,而這種技術在傳統大棚種植里難以達到好的效果。一個工廠式菇房可以用20年,一個占地120平方米的菇房種植面積相當于占地一畝大棚蘑菇種植面積,而產量是一畝大棚蘑菇的兩倍。并且,比起大棚蘑菇只能種一季蘑菇,工廠式菇房可以種兩季,而且還可以利用5月至8月期間,種植一兩批草菇。保守估計,一個工廠式菇房一年除去種植成本至少可賺1.6萬至2萬元。
據悉,為了鼓勵建設工廠式菇房,推行標準化種菇,大邑縣決定采取專項補貼、財政貼息、技術保障、業主經營的方式推進。擬對當地群眾建設工廠式菇房每個補貼5000元,并由蘭田公司等龍頭企業擔保申請貸款,并以高薪水聘請福建的種植能手作技術員親臨指導。
編輯:皮皮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