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免费人成年激情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国产老熟女狂叫对白

    專題推薦

    豐收“菌”季,這里“菇”景獨好!

    豐收“菌”季,這里“菇”景獨好!

    2024 羊肚菌產業標準化高質量發展大會圓滿落幕

    2024 羊肚菌產業標準化高質量發展大會圓...

    2025食用菌市場征訂季火熱開啟

    2025食用菌市場征訂季火熱開啟

    第九屆木耳產業創新高質量發展大會暨里龍江省食用菌協會第三屆二次理事會

    第九屆木耳產業創新高質量發展大會暨里...

    2024 羊肚菌產業標準化高質量發展大會

    2024 羊肚菌產業標準化高質量發展大會

    第九屆木耳產業創新高質量發展大會暨食藥用菌與林下經濟發展研討會

    第九屆木耳產業創新高質量發展大會暨食...

    50年心系民生50年服務“三農”

    發布時間:2008-09-25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建院50周年華誕

      本網訊:在北京西郊,坐落著一家與北京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科研單位———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該院建立于1958年,是一所主要承擔農業應用基礎、應用及開發性研究,農業高新技術研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等任務,學科齊全、設備先進、學術水平較高、產業能力較強,為北京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的地方綜合性農業研究機構。

      50年來,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由建院之初的農業、蔬菜、畜牧獸醫等8個研究所(室),逐步發展成為覆蓋農、林、牧、漁的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建成了包括蔬菜、林果、畜牧獸醫、水產養殖等研究領域在內的14個研究中心,其中包含3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農業部原種基地、5個農業部高技術實驗室及中心和7個北京高技術實驗室和專業研究中心,科技創新體系日臻完善。

      50年來,該院共獲得各類科技獎勵800多項,其中國家級獎勵50項,省部級獎勵495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九五”以來,審定(認定)品種201個,獲得國家專利(包括新產品證書)106項,獲準新產品保護11個,發表科技論文3996篇,示范推廣各類優良品種300余個,推廣適用新技術200余項,創造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50年來,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始終堅持科技是立院之本的宗旨,始終堅持“求實創新,團結奮進”的農科精神,矢志不渝地致力于農業科技創新,肩負起為北京農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的歷史重任,開拓進取,奮力拼搏,為北京農業和郊區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科研碩果“爭奇斗艷”

      根據北京市科技發展規劃、“248”工程和“211工程”的要求,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各專業研究所、研究中心,按照首都農業生產需要和自身優勢,有針對性地制定科研的重點領域,設立了一批高起點的重大課題,完成了一批綜合性強、有一定特色、高水平的農業科技項目。

      在蔬菜新品種選育及其配套栽培技術領域,“十五”以來,北京市農林科學院主持和擔負著多項國家“863”項目和“948”項目及市重點課題,開展了十字花科、茄科、葫蘆科為主的蔬菜新品種選育研究。目前,該院選育獲得優良品種40多個,京郊蔬菜品種更新率達30%以上,優良品種占有率達90%以上。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的農業信息技術專家,采用3S技術(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對土壤和農作物信息進行處理和決策,建立農業專家系統、智能溫室調控技術等系列農業信息技術。2003年12月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聯合國世界蜂會上,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的農業信息技術專家代表中國申報的“中國863電腦農業”即“農業專家系統”獲世界峰會大獎?!熬珳兽r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玉米、小麥雜交育種及其配套栽培技術領域,農林科學院承擔的“863”項目“抗蟲轉基因玉米育種”,現已在飼用玉米、高油玉米等新品種選育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其中,玉米自交系黃早4號樣本,作為20世紀國家百項重大成果封存在中華世紀壇里。另外,在小麥雜交育種方面,目前已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二系法雜交小麥應用技術體系。

      在禽病防治研究領域,他們參與制定了北京市禽流感應急預案和北京肉雞禽流感免疫程序。研制成功禽流感H5N1亞型血凝抑制抗原,以及H5N1和H9N2亞型禽流感滅活疫苗。研究成果“雞馬立克氏病CVI988冷凍活疫苗”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雞傳染性鼻炎病原菌分離鑒定和油佐劑滅活疫苗的研究及推廣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果樹研究領域,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共承擔國家及市重點課題23項,擁有林果資源總數已達2000余份,農藝性狀及生物學特性鑒定1500余份,種質資源數據庫錄入500份。建立了5個育種基地,形成了以桃、葡萄、草莓、核桃為主的四大類、八大系列配套的果樹苗木產業技術體系。

      在水產研究領域,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水產研究立足北京,面向全國,跟蹤世界漁業科技發展前沿,針對北京乃至全國水產業發展中關鍵技術問題,從事水產應用技術研究和推廣。共完成國家863、省部級重點科技攻關、推廣等項目200余項,取得了100多項科技成果,其中“北京市郊區池塘養魚高產技術大面積綜合實驗”、“以鰱鳙魚為主穩產高產綜合技術的研究”、“西伯利亞鱘魚人工繁殖及商品魚養殖配套技術研究”等42項科研成果獲得了科技部、農業部和市政府的科技獎。為解決首都“吃魚難”的問題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生物技術領域,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重點定位于轉基因技術和功能基因組技術兩大領域,目前已獲得農藝性狀穩定、優質強筋類型轉基因小麥品系6個;獲得了低木質素轉基因楊樹品系,轉基因抗旱草類以及對玉米螟抗性穩定的T4代轉基因株系;在蕓苔屬功能基因組學研究、克隆抗旱基因領域、在綠化草、凈化水源草品種選育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果。

      在生物防治技術研究領域,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建立了目前國內種類最多的天敵昆蟲活體資源庫。現已啟動了8個相關研究課題,建立了5屬18種43個品系的天敵昆蟲飼養群,完成了主要天敵昆蟲工廠化生產工藝流程,建成了年產30億頭人造卵赤眼蜂生產線,為農業生物防治提供了有力手段。

      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近年來,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環境友好型肥料研發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形成了以控制農村面源污染為目標的技術體系。在控釋肥料研發方面,完成了連續化包衣設備的設計,制造與組裝、填補了國內空白,提高化肥利用率30個百分點?!氨本┺r村面源污染控制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項目”取得了重要成果,為京郊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50年來,該院在強化科技創新水平與能力的同時,還把科技創新工作與三農、政府和市場需求有機結合起來,以院區合作、基地建設、農民培訓等為渠道和切入點,集成整合人才資源和成果資源,積極開展科技服務工作,擴大了該院在京郊乃至全國的影響力。

      合作模式“五彩紛呈”

      科技合作五彩紛呈,簡言之就是“1+4”,具體來說,“1”就是一條主線,即以服務“三農”、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主線;“4”是指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四種主要合作模式,即“院區合作”、“院企合作”、“院校合作”、“院農合作”。

      院、區合作。該院先后與大興、房山、通州、門頭溝、密云、大興長子營鎮、密云石城鎮等8個區(縣)、鎮建立了全面科技合作關系。在全面調研的基礎上,針對區域定位、產業發展特點和生產“頑癥”,開展了有針對性的科技供需對接,取得了顯著合作成效,為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以科技項目合作為切入點,推動區域產業經濟的持續發展。在大興實施了“大興蔬菜產業升級”、“精準農業示范應用”等合作項目,實現了大興蔬菜品種的逐步更新和換代。信息技術等農業高新技術成果率先并全面在大興展開。在房山區開展了以食用菌產業為重點的合作,引進推廣了優良品種10個及相應的栽培技術,培訓菌農上千人次,開展多種類型的技術指導上百次。在門頭溝區,該院發揮多學科的科技與人才優勢,綜合運用生態、環保、旅游、觀光等方面的技術為該區的農業規劃、信息服務等方面全面提供技術支撐。
      此外,該院還聘請推廣工作顧問,建立院區需求互動機制。充分發揮科技推廣工作顧問對當地農業生產、農民需求了如指掌的作用,通過他們幫助該院及時了解和反饋“三農”方面的科技需求,指導科研立項和郊區服務工作,更準確地把握農民需求,更有效地解決農業關鍵技術問題。

      院、企合作。隨著科技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正逐漸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我院在發展過程中重點加強了與企業的科技合作,為快速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提供配套技術支撐。截止目前,我院已先后同蟹島、天翼、信得、首創、奧瑞金、百年栗園等一批涉農企業建立了長期而緊密的科技合作關系,解決了原有科研單位與企業利益不能共享的矛盾,實現了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的有效聯接,開創了合作雙方“共贏”的新局面?!霸浩蠛献鳌保坏@著提高了企業產品的技術含量,為企業挖掘和培養了一批即懂技術又懂經營管理的新型人才。而且,也為該院的研究與發展開辟了一個用武之地,同時也打造了一個新的展示平臺。

      院、校合作。該院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十分注意首都科技優勢的整合服務。截止目前,已同北京農科院、北京農學院、北京農職(三院)院將自身科技、人才、信息、資金等優勢捆綁集成,以“三院聯動”的品牌,“集團軍”的強勁力度向郊區推進,解決了過去因資源分散、中間環節不暢等原因而遺留的潛在問題,提高了科技推廣服務效果。全面參與“1+1+X”活動,使更多出身于農民,成長在農村,生活、發展在農村的傳統農民,成為具有較高的文化基礎知識,具備一定技術特長的農業科技帶頭人或科技示范戶,并通過他們的傳、幫、帶作用,實現對“三農”最直接、最具實效的科技服務。

      院、農合作。通過北京市農委、科委、婦聯、科協等各級政府搭臺,該院組織了兩支科技推廣隊伍:一是以分布遠郊10個縣區的200多個科研基點團隊;二是跑村串戶團隊。這兩支由200多人組成的推廣團隊直接與各類農業合作社、種養殖大戶和農民合作。在實施“科技入戶”、“雙百涌泉”、“科技套餐配送”“科技服務農家女”等系列活動中,與樂平農產品產銷公司等一批農民經濟合作組織、種養殖大戶和農民建立了科技幫扶聯系。

      50年來,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原則,切實踐行有效開放的辦院理念,與多方合作,初步探索出為地方現代農業建設和經濟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的新機制,科技服務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基地建設“三點突破”

      所謂的基地建設“三點突破”,就是重點抓好新品種展示基地、涌泉行動項目基地建設、京承路都市型現代農業走廊建設這三個點的建設。如今,示范基地(點)已名副其實地成為該院科技成果的重要展示窗口,也是該院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主要手段。截至目前,該院已在北京郊區13個區縣共建有各類型示范基地(點)394個,覆蓋了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產前、產中和產后的各個領域,展示、示范的新品種、新技術達到500余個(項)。

      新品種展示基地。經過多年研究積累,該院已選育出200多個農作物新品種和相關技術,如何讓農民看得到、摸的到、學的到,得的著,讓農民快受益,該院遵照北京市有關領導的指示,決定把新品種展示園辦到郊區去。有鑒于此,北京市科委、農委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從管理、實施、監督、評估等多方面保障,建成京郊6個展示基地:大興長子營鎮北蒲洲展示基地、大興大東農業科技園區展示基地、順義沿河展示基地、通州永樂店展示基地、通州草廠、平谷夏各莊展示基地?;厥痉斗N植了包括番茄、西瓜及特菜等特優蔬菜品種100余個,組織觀摩展示、現場指導、技術培訓、區間交流等活動十余次。此外,在大興、順義、通州等地多次舉辦了“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培訓班”、“蔬菜優新品種安全高效栽培技術培訓班”,20余個鄉、鎮的蔬菜生產技術員、科技示范戶、蔬菜種植大戶共計400余人參加了學習。通過建立新品種展示園,為菜農們觀摩學習新品種新技術提供了方便,把蔬菜新品種園搬到了農民的家門口。

      涌泉行動項目基地建設。以“新農村建設科技涌泉能力提升”為標志的該院涌泉二期項目,形成多個新亮點。該項目的主要目的是推動科技資源走出該院,主動服務京郊農業,實現郊區縣與市區的協同發展。據了解,涌泉能力建設著眼于成果轉化與推廣,以院為載體,發揮多學科人才技術集成優勢,推進科研與生產密切結合,提升服務“三農”能力。

      經過兩年的努力,初步形成“開放、流動、合作、競爭”的長效成果推廣機制,建立了該院成果推廣的組織、制度保障體系,鍛煉了一支從事成果熟化與技術推廣的隊伍,建立了“設施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集成與示范推廣”北京順沿特種蔬菜基地等一批區域型涌泉示范輻射基地,做到了點面有機結合,及時地將先進的技術通過培訓推廣出去,打破了過去僅在點上開花的局面,進而推動了都市型現代農業生產與觀光、蔬菜優質安全生產、果樹觀光與鮮切菜加工等一批科技成果的應用,經濟和社會效益非常明顯。

      京承路都市型現代農業走廊建設。為積極響應市政府“將京承路都市現代農業走廊建設作為2007年第一號工作任務”的號召,在京承路都市型現代農業走廊建設規劃的總體框架下,加快科技成果在京承路都市型現代農業走廊建設中的轉化和應用。現已完成五區9個基地的科技需求調研工作,并提出了科技支撐實施方案。

      下一步,該院將按照科技進步促進區縣發展主題要求,通過農業走廊沿線的農村科技協調員,推廣100個品種、100項技術,充分發揮走廊農業的輻射作用,同時著眼于裸露農田治理和閑置地再利用,開展科技攻關,提升和推進沿線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目前,“供需對接、優勢互補、院地共贏”的良好局面已經形成,進一步彰顯科技創新對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與此同時,信息中心在遙感技術的基礎上,摸清了北京市主干道兩側200多萬畝土地的土地利用現狀情況和社會經濟情況以及農田生態環境、土地利用、農業資源等現狀。在“三高、三結合、三統一、因地適宜”的四大原則指導下,為密云、順義、朝陽、懷柔、房山、通州等區縣提供了9條主干道的都市型現代農業走廊建設規劃。50年來,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堅守為民服務理念,以基地建設為載體,不斷把新成果、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送到農民手中,有力地加快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步伐,為當地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服務三農“全心全意”

      對于農業科研機構來說,科學研究固然重要,但農業技術推廣和服務更是農科人價值的體現。多年來,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通過多種靈活實用的形式和手段開展科技服務,打造了新型農業科技服務體系。

      在京郊的農民兄弟中,一提起市農科院的專家,無不交口稱贊,關鍵原因是農林科學院體貼入微的科技服務。京郊一老百姓這樣評價說:“北京農林科學院為了讓我們能盡快掌握先進的農業技術知識,能早日致富,他們不厭其煩,全心全意地想辦法幫我們!”

      據了解,該院有200名專家長期深入農村,送科技入戶,使農民直接受益于科技。近年來,專家們每年入農戶8000戶,培養科技協調員5000人,并舉辦科技協調員科技成果展,參觀人數上萬人次??萍既藛T還通過送科技圖書、送科普撲克、設立咨詢熱線、辦田間課堂等,對農民進行技術示范和輔導。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通過“專家巡診團”、“科技新星服務團”,讓科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巡診把脈”,解決了生產中的技術難題。通過“奧運蔬菜展示”、“科技大集”、“百名專家科技入戶”、“科技成果現場觀摩”等多種形式,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直接面對基層農民的雙向式(把農民接到科研院所,把品種技術送下鄉)活動。

      運用“農業語音電話”、“遠程教育”和“農民NC教室”等現代技術手段傳播方式和組織形式有效地將新知識、新技術、新信息傳播、傳授和傳遞給農民。依靠科技,真正造就了一批有較大影響的農業專業合作組織,提高了產品的科技含量,培養了一批來自農村,服務農民的鄉土人才隊伍。

      目前,該院研發的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普及整個京郊,輻射首都周邊乃至全國。大白菜、京欣西瓜在京郊占播種總面積的90%,天敵昆蟲、智能溫室娃娃、“農務通”、環境友好型肥料在全國20多個省市得到應用,為京郊乃至全國的農業生產做出了突出貢獻。

      與此同時,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還通過“農民遠程教育網”、“農業科技信息網”將大量的新技術、新品種、新產品信息送入京郊千家萬戶。目前“農民遠程教育網”已在京郊建站點300多個,外省市建站點50多個,接受培訓的農技人員及農民達60多萬人次。

      另外,北京農科院加強了農村科技協調員培養與建設。農村科技協調員是連接科研院所和農民之間的重要紐帶,也是該院科技成果推廣的主要渠道。目前該院有涉及種植業、畜牧業等領域的100多項技術成果通過“專家-農村科技協調員-農民”的途徑,在京郊大地開花結果,涉及農村科技的協調員達1000余名。農村科技協調員的提出,加快了科技成果推廣應用的步伐。

      為全面貫徹落實北京市科委推進農村科技協調員建設大會精神,以建設市場化、信息化、鄉土化、社會化的新型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和新農村建設為總體目標,以農村科技協調員建設為工作切入點,該院策劃并全面啟動實施了“十、百、千農村科技協調員建設促進行動”。

      2007年5月,該院承辦了“農村科技協調員技術成果應用推介培訓主題活動”。來自京郊13個區縣的3000余名農村科技協調員參加了技術成果展、現場主題講堂、技術成果咨詢三個主體活動,初步彰顯了該院對以5000人農村科技協調員為科技服務骨干等為特征的新型首都農村科技推廣服務體系的主力科技支撐作用。此外,該院還參與創新型鄉鎮建設,帶動區域協調員發展。

      目前,該院研發的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普及整個京郊,輻射首都周邊乃至全國。大白菜、京欣西瓜在京郊占播種總面積的90%,天敵昆蟲、智能溫室娃娃、“農務通”、環境友好型肥料在全國20多個省市得到應用,為京郊乃至全國的農業生產做出了突出貢獻。

      與此同時,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還通過“農民遠程教育網”、“農業科技信息網”將大量的新技術、新品種、新產品信息送入京郊千家萬戶。目前“農民遠程教育網”已在京郊建站點300多個,外省市建站點50多個,接受培訓的農技人員及農民達60多萬人次。

      據不完全統計,“十五”以來,該院共建立技術示范中心基地145個,輻射基地200多個。在房山建立了萬畝薄皮核桃基地;在順義等區、縣實施了百村蔬菜品種更新工程;在延慶建成了優質草種治理荒灘示范基地;在平谷建立了天下大桃第一村;在昌平建立了全國第一個精準農業示范基地;在延慶建立玉渡山冷水魚養殖基地;在海南建立了蔬菜良種繁育基地;在甘肅建立了玉米良種繁育基地;在新疆建立了赤眼蜂應用示范基地;在黑龍江建立了新型肥料推廣基地。這些基地的建立,對當地以及周邊農民的增收致富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10年來,該院圍繞提高科技創新水平和提升科技服務能力,打造科研推廣體系和科技成果轉化體系,使得一批又一批的科研成果通過自己的科技產業渠道變成服務社會的產品。目前,全院建有科技型企業14家,從業人員600多人,科技產業收入逐年遞增。北京農科院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研益農科技發展中心、北京翎羽禽病防治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北京瑞德爾鱘魚開發中心等科技骨干企業在蔬菜籽種、林果苗木、禽用疫苗、水產養殖等產業中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萍籍a業的蓬勃發展不但實現了科研、推廣和經營的有機結合,同時為打造科技創新體系奠定了堅實的根基。

      回首過去50年,是農科人信望卓著的50年,也是農科人得到各級領導關懷和支持的50年。江澤民、賈慶林、劉淇、王岐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先后來到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及其示范基地視察指導,并對院的事業發展和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給予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

      展望未來,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院長李云伏說:“我們將進一步抓住機遇,堅持科學發展觀,不斷深化改革,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到‘十一五’末期,把我院建設成為創新能力強,運轉高效,優勢突出,可持續發展,具有核心創新力和都市型農業特色的創新型農林科學院!”

    編輯:碣石

    中國食用菌商務網公眾號

    更多資訊 ! 歡迎掃描左上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食用菌商務網微信公眾號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