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8-10-2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拉長產業鏈條 實現連環增值
本網訊:記者從山東省棲霞市獲悉,去年該市巧調農業產業結構,通過構建生態鏈和產業鏈,農民人均純收入5835元,著實讓果農嘗到了甜頭,其中80%來自于這兩大產業鏈。
打造生物鏈,發展復合型產業,實現產業生態化。該市以果品、畜牧、菜菌三大產業為主導,利用產業間的互補,把三大主導產業連接為一個有機整體,形成農業循環發展新模式。即在鞏固提高果業這個支柱產業的基礎上,積極推進產業鏈向前與畜牧業對接,向后拉動菜菌業特別是食用菌產業崛起,利用產業間的互補性,形成果牧菜復合體系。具體循環模式是:糧食生產→推動畜牧業生產→畜牧業產生有機肥→促進果品和蔬菜無公害生產→果樹每年產下20萬噸枝條→發展食用菌生產→食用菌生產所用菌棒廢料是上等的生物肥→用于糧田果園,促進糧果生產。該市在劃定糧田保護區確保糧油生產的同時,引導農民利用山區飼料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畜牧業,去年全市畜牧業收入達12億多元,全市果業收入60多億元,全市利用廢果樹枝條發展食用菌增加收入1億元,畜牧業、果業、菜菌三大產業為農民人均增加純收入3800多元。
第二大鏈條是打造產業鏈,拉長拓寬產業化鏈條,加快二、三產業的發展,建立起產加銷、農工貿一體化的經濟體系,實現農產品的轉化增值。主要在三個環節上做文章:一是產前環節抓育種,圍繞糧油、畜牧、果業、菜菌幾大產業,從“標準化、產業化”抓起,配套發展10多處育苗基地、良種繁育基地和科研所。二是產中環節抓配套,發展專用有機肥、農藥、飼料和蘋果套袋的生產和加工。目前,全市為果業發展已建化肥農藥生產企業50多家,年產肥料6萬多噸,確保果園和蔬菜種植配方施肥,蘋果套袋生產企業發展到100多家,年產紙袋30億個。三是產后環節抓銷售和加工。在銷售環節上,他們建立面向國內外的銷售網絡,全市具有一定規模的果品經銷單位達到500多家,其中20余家取得了自營出口權,有5萬多人從事果品經銷、販運,在國內40多個大中城市建立了銷售網點,在日本、俄羅斯、韓國等國家和地區都建有銷售網點,去年有20多萬噸蘋果遠銷海外。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是該市拉長拓寬產業鏈的重點,他們堅持內引外聯,多渠道投入,先后建起果品、畜牧、蔬菜等各類涉農加工企業600多家,其中僅各類冷風庫、氣調庫就有210座,總儲藏能力達到47萬噸,旺季存,淡季銷,實現果品增值。今年,他們又引進了在香港上市的海升集團生產濃縮果汁,三條生產線全部啟動后,每年可加工蘋果20多萬噸,實現產值2億多元。
棲霞是一個山區市,發展種植業資源得天獨厚,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該市就鼓勵引導農民大力發展以蘋果為主的高產高效農業,全市蘋果種植面積達到了65萬畝,先后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中國蘋果第一市”和“中國蘋果之都”稱號,年產優質蘋果15億多公斤。近年來,為從根本上避免單一產業的市場和自然風險,該市經過深入調查研究,確立了以果業為中心,橫向拉長,縱向延伸,發展循環經濟,讓農民在發展果業中實現連環增值的思路。(魏琪 胡國鋒 王強 丁學卿)
編輯:碣石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