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9-07-2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雙孢菇的發菌管理
雙孢菇發菌管理的原則:保證菌種質量、適度調控條件、掌握覆土時機、堅持病蟲預防。
1、播種方法:
播種方法以二層料播種為最好,菌種用量為每平方米2瓶;方法是:床基兩邊各留10厘米左右不鋪料;床基上撒播菌種總量的20%左右,上鋪料厚約20厘米左右,稍壓實使為14厘米左右,將菌種總用量的30%左右撒播到料面,上面再鋪一層料,稍壓實使之總厚度為30厘米左右,將剩余菌種的2/3撒到料表,采用“手抓法”使之沉入料內約3~5厘米深處,其余1/3菌種撒到料面,并隨即用木板將料面壓平,少量栽培時隨即覆蓋編織袋之類,也可不覆蓋,對棚內噴灑百病傻溶液,注意層架栽培時,每層均要噴藥,然后關閉菇棚通氣孔,使之處于密閉狀態,有利于菌種盡早恢復傷處,萌發定植。
2、發菌管理:菇棚密閉時間,可維持3~5天,以山東地區為例,常規播種一般于9月5日前后進行,屆時最高氣溫仍可達30℃以上,但晚間則較涼爽,故維持3~4天即可。此后進入菇棚觀察,菌種已萌發,菌絲大多在0.2~0.3厘米之間,最長可達0.4厘米以上,此時菌種即已經定植。打開通氣孔的1/4左右,使之緩慢換氣,如秋風干燥,可適當噴霧增濕,保持相對濕度在75%左右為宜。為防止雜菌孢子進入棚內形成危害,作為預防性措施,發菌期間應適當噴灑高效無殘殺菌抑菌藥物,生產中一般采取百病去無蹤和賽百09交替使用,每3天左右噴灑一次。切忌噴施多菌靈、百菌清、甲醛類高殘留藥物。用藥方向以噴灑棚墻、通氣孔、地面及作業道為主。如果料面覆蓋報紙類遮蓋物,亦可對空間噴灑,注意盡量不要直接接觸料面及菌種。
經約20天左右,菌絲可基本發滿料內,可打開料內檢查,基料厚度的2/3以上均有菌絲密布,少量已發至料底,即為覆土最佳時機。此時,料床厚度略有下降。
3、覆土處理:覆土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土壤的吸水性,保持基料的相應水分,并使覆土層作為“保溫層”,讓基料、菌絲處于相對恒定的溫度條件下,同時,由于覆土材料中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的作用,促使雙孢菇菌絲紐結現蕾。覆土厚度應根據材料的理化性狀決定,一般在3厘米左右,但如是草炭土材料,可覆厚至5厘米,如土質粘重或砂性土壤則可適當減少厚度至2厘米左右。覆土后將料床表面隨即刮平,并隨之噴灑適量清水將覆土層濕透,但不允許有多余水下沉至料內。此時料床厚度將在20厘米左右。
覆土后每3~5天對空間、墻壁、地面、作業道等噴灑一次百病去無蹤溶液,用以預防雜菌類侵入。保持棚濕在75%~80%范圍,溫度調控可由高到低,如覆土后初期的3~5天,可調至30℃~32℃,5~10天階段,調至24℃~28℃,第10天以上,最高以25℃為限,低限則可任其自然。棚內保持一定的通風,對土層內的菌絲生長是很有利的,但應注意不可強風猛吹,一旦畦面土層發白,即是通風過量、濕度偏低,即應迅速調整。
4、后熟管理:覆土后約20天左右,料床表面即有菌絲冒出,此時,應加強溫度調控,盡量使棚溫降至最低,并結合適當強度的通風,使表面呈稍干燥狀態,不適宜氣生菌絲出土,以使土層以下的菌絲繼續生長和擴大,并在該階段使菌絲達到生理成熟;當料床邊壁或作業道邊沿有子實體出現,即有“菇信”時,說明菌絲已達生理成熟,即可轉入出菇管理。(曹德賓/文)
編輯:LQ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