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9-08-2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記者童曙泉)果樹剪枝獲得的柴火,如今在延慶大莊科鄉被制成了菌類培養基,原本一斤只值1毛錢的柴火能“長”出15元錢的蘑菇。嘗試“循環經濟”廢物利用,讓農民嘗到了甜頭,這一菌類種植面積現在已達100畝。
大莊科鄉是個果品種植大鄉,擁有1.2萬畝板栗,10萬畝杏、紅果、核桃。每年,這里的農民修剪下來的果樹枝條多達200萬公斤左右。
一次偶然機會,吳廷貴受到了中國農科院一項技術的啟發,去年動員鄉親開始嘗試“循環經濟”,種植特別適合在廢棄果樹枝上培養的栗蘑。131戶農民組成了農民合作社,籌集了17萬元。
這些樹枝被打碎、12小時高溫蒸餾處理后,1公斤料能配制2公斤菌類培養基。合作社從河北買來菌種,分給各戶農民。去年小試牛刀,共種了21畝,每畝收益竟高達萬元。
收獲經濟效益同時,當地的林地養護也改善了不少。吳廷貴介紹,不少栗蘑種在退耕還林的地兒,菌棒不同時期需要保持65%和85%以上的水分,林地因此再不怕干旱了。用完的菌棒,則成為天然的有機肥,“一畝地每年能省100元化肥錢”。(北京日報)
編輯:XS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