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免费人成年激情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国产老熟女狂叫对白

    專題推薦

    全國木耳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圓滿閉幕

    全國木耳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圓滿閉幕

    全國木耳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

    全國木耳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

    第八屆全國(廣昌)羊肚菌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食用菌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研討會勝利閉幕

    第八屆全國(廣昌)羊肚菌產業高質量發...

    羊肚菌-菌中之王

    羊肚菌-菌中之王

    全國菌需物資行業發展情況與趨勢

    全國菌需物資行業發展情況與趨勢

    中國哈爾濱(尚志)黑木耳節暨第七屆木耳產業創新發展大會

    中國哈爾濱(尚志)黑木耳節暨第七屆木耳...

    立綜合管理體系確保食用菌產品安全

    發布時間:2009-09-0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武漢市新洲區位于武漢市東北部,大別山余脈南麓,長江中游北岸。全區版圖15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1.3萬畝,山林14.3萬畝,全區總人口96萬,其中農業人口74.5萬,是一個農業大區。十多年來,新洲區委、區政府立足基本區情,堅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中心,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確立食用菌產業的主導地位,無論領導班子怎樣調整,干食用菌產業的思路不改;無論經濟環境怎樣變化,上食用菌產業的決心不變;無論工作重心怎樣轉移,抓食用菌產業的力度不減,促進了我區食用菌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2002年我區率先跨入全國億元產值百強縣(區)。2006年11月全國小蘑菇新農村建設經驗交流會在我區隆重召開,2008年新洲區通過國家標準委驗收,獲“全國雙孢蘑菇標準化栽培示范區”稱號,新洲區食用菌產業已成為武漢市農業的特色優勢產業,雙孢蘑菇、白靈菇已成為湖北省農業的品牌產業。

      一、2008年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實跡

      2008年,新洲區食用菌主要有四大骨干品種:雙孢蘑菇、白靈菇、香菇和平菇,形成了區東北部的徐古、潘塘、舊街、三店、道觀、辛沖、邾城、鳳凰等8個街鎮的食用菌生產大板塊。其中雙孢蘑菇種植面積640萬㎡、白靈菇200萬袋、香菇60萬袋、平菇250萬袋,年共計產鮮菇6.4萬噸,合計產值2.6億元,實現純收入0.98億元。2008年蘑菇產品的轉化加工也有長足的發展,全區大小加工廠達25家,其中長華食品公司罐裝蘑菇、蘑菇原汁醬油批量投放市場。全區蘑菇產品本土加工率達50%以上,全年加工產值達1.8億元,實現利潤950萬元。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越來越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加入蘑菇生產的打工行列,合計全區蘑菇生產雇工日數達51.6萬個,農村富余勞動力打工創收2064萬元。2008年全區累計轉化稻草10.5萬噸,牛糞7500噸、棉籽殼3500噸,谷殼1800噸,木屑200萬噸,通過物質循環利用,廢料變原料、副品變正品,年轉化增值創收2650萬元。2008年全區食用菌產業全口徑產值4.8714億元,生產加工經營創純收1.5464億元,目前全區從事食用菌生產經營農戶達1.8萬戶,參與農民達9.5萬人。食用菌產業已成為我區農村經濟發展的主途徑,農民脫貧致富的好門路,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大樣板,其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相得益彰,成效斐然。

      二、實施《食品安全法》的主要作法

      新洲區食用菌產業發展過程是追求產品質量的過程,也是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的過程,我們認為:蘑菇食品安全是蘑菇產業發展的生命線,發展食用菌產業而忽視食品安全是失策;不抓食品安全是失誤;抓不好食品安全是最大的失職。新洲區委、區政府十分重視食用菌產品的質量安全,始終將食品安全放在產業興衰與存亡的突出地位。我們的主要作法是:

      1、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食品安全監管責任體系。建立食用菌食品安全監管責任體系對確保消費者安全至關重要。《食品安全法》實施后,我區建立了由分管副區長為領導,建立由區發改委、農業、工商、質監、衛生、食品藥品監管、林業、環保、公安、財政部門負責人以及主產街鎮分管領導為成員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區政府將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考核目標,與各街鎮和區直有關部門簽訂了食品安全工作目標責任狀。為了全面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我區還根據法律、法規內容,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方案》、《新洲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考核獎懲暫行辦法》和《關于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一票否決”制度的意見》等系列規范性文件,既理順了管理關系,明確了責任主體,又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消除了監管空白,促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落到了實處。

      2、強化標準意識,建立食品安全監管標準體系。建立強制性的農產品安全標準體系,是建立現代農產品安全控制體系的重要基礎。我區在推進農產品安全質量控制工作中,開展HACCP、ISO9000及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認證工作,大力推行農產品安全實用法規、技術規范、指南和準則,已取行階段性成效,2007年我區雙孢菇、白靈菇、香菇、平菇等7個食用菌品種通過國家綠色產品認證,2008年我區全面實行食用菌綠色產品標準化生產,全區大宗食用菌品種綠色產品合格率達95%以上。“徐古蘑菇”罐裝產品、“徐古蘑菇原汁醬油”通過[ISO9001]國家質量體系認證,新洲蘑菇的基地品牌與產品品牌進一步提升。

      3、創新監管方式,建立食品安全監控檢測體系。我區已建立了以區農檢中心為主體、以街鎮農產品檢測站為重點、以市場檢測為骨干、以生產基地檢測點為基礎的“四級”檢驗檢測體系。充分利用裝備、技術、標準,合理布局、布點,提高了監控監測網絡效率和水平。一是依法完善了食用菌產前、產中、產后全程監控程序,建立了食用菌生產環境評估制度,對大氣、土壤、生產用水等進行了科學監測,保證食用菌生產環境符合國家要求。建立“限用、禁用農藥銷售登記制度”,對銷售的限用、禁用農藥進行跟蹤管理。積極推行農藥購銷、農業投入品使用臺帳制度,對混配農藥的質量進行抽查,嚴厲打擊擅自添加劇毒農藥的行為。二是依法做好食用菌生產全程監控,依法實施食用菌生產記錄制度,強化食用菌質量安全可追溯管理,基本實現了生產記錄可存儲、產品流向可追蹤、儲運信息可查詢。三是加大檢驗檢測力度,區農檢中心根據季節,突出重點,加大食用菌熒光增白劑的監督抽查力度,督促生產基地、農貿市場、批發市場強化自律檢測,逐步推行產地準入和市場準入,常年完成食用菌農藥殘留抽檢950批次,合格率99.90%;熒光增白劑檢測8010批次,合格率99.97%。經檢測不合格產品全部由區農業執法大隊按照程序進行封存、處理處罰,嚴格執行就地銷毀或下柜制度,及時杜絕不合格產品進入消費環節。

      4、注重實地指導,建立食品安全技術服務體系。幾年來,我區十分注重食用菌生產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建立了區、街鎮、村三級技術服務體系,堅持把科技入戶和食品安全有機結合起來,組織農業科技人員下街鎮、入農戶、進菇棚,按照綠色產品的要求,科學防治病蟲,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以管為先,管防結合,治小治早,控制農藥投入,降低農藥的使用量,提高了菇農的綠色種植水平,提升了食用菌產品的品質。

      5、營造社會氛圍,建立食品安全教育培訓體系。近兩年來,為了使《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做到家喻戶曉,我區加大了宣傳力度,利用電臺、電視、互聯網和印發資料等多形式、多途徑的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利用農產品質量監測車、科技下鄉等途徑宣傳培訓食品安全有關知識,今年以來,共印發“明白紙”、“一封信”8500份,共舉辦技術培訓15次,基本做到了電視里可看到,技術培訓上可學到,互聯網可查到,基地現場可問到,營造了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的社會氛圍,提高了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食品安全的知識水平。

      6、增加財政投入,建立食品安全監管的保障體系。加強隊伍建設,改善設施設備,提高檢測能力水平是食品安全監管的前提條件。我區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已購置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車及配套設施,目前正在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站,農產品檢測大樓即將竣工,并已購回檢測設備儀器145臺套,落實檢測人員編制15個,實現場地、設備、人員的落實,為提高檢驗檢測水平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存在的問題與今后的努力方向

      在充分肯定過來食用菌產業發展成效及食品安全監管的成績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食用菌產業及食品安全存在的不少困難與問題,突出表現有:一是食用菌產業持續發展的基礎不牢,在金融危機大背景下,市場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導致農民種植效益下滑的趨勢仍然存在;二是食用菌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有待完善,部門合作不緊且合力有限;三是食品安全監管運行資金不足,監管效率與檢測能力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不能滿足消費者的生活要求。對照黨的十七大、三中全會精神及《食品安全法》的要求,我們深感任務重、壓力大。產業發展就是使命,食品安全責任泰山,今后我區將繼續發展食用菌產業不動搖,緊抓食品安全不放松,從體制創新與機制完善入手,大搞科技興菇,大抓質量創優,實現產業規模與質量安全雙輪驅動,以科技創新奪高產,以食品安全促消費,確保消費安全,同護百姓餐桌,轉變增長方式,走規模、質量、效益型道路,打造產業發展軟實力,構建產業核心競爭力,為促進食用菌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而不懈努力。(武漢市新洲區人民政府)

     

    編輯:XS

    中國食用菌商務網公眾號

    更多資訊 ! 歡迎掃描左上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食用菌商務網微信公眾號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