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9-10-1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今年收獲不錯,看,這些香菇長得多好”,日前,在山東省棲霞市楊礎鎮東劉家村任建峰的食用菌大棚里,老任高興的向記者介紹:“照這個長勢,年底前收入五六萬不成問題,更主要的是原料全部來自蘋果廢棄枝條,真是省力又省錢啊!”
用廢棄果樹枝條作營養料發展食用菌生產是棲霞果農“變廢為寶”的一大創新。以前毫無用處,只能一堆堆、一垛垛當柴燒的廢棄果樹枝條,如今在棲霞市成了“金條條”,果農們不僅用它來養菇,還可以賣到制板廠、發電廠進行制板、發電、供暖,小枝條串聯成了大產業,用途多多。
棲霞是“中國蘋果之都”,全市蘋果種植面積達65萬畝,每年修剪落下的枝條可達15萬噸。這些廢棄枝條以前只能作為燒柴擺放在村民的房前屋后,既浪費了資源,又影響村容村貌,農民說,什么時候這枝條也能賺錢就好了。農民的心思,成了市里研究的課題。2001年,棲霞市及時把握全國“南菇北移”有利時機,率先在南方引進香菇生產技術和優良品種,以廢棄蘋果枝條為原料,選擇部分農村進行典型示范,很快獲得成功。
但如何在全市普及卻是一個難題,怎樣制作菌棒、接種、控制溫度和濕度等都是果農需要趟過的一道道“坎”。為此,市里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4名專家簽訂技術服務合同,并招聘了3名食用菌專業的大學生來棲工作,市鎮兩級分別成立了食用菌生產辦公室,每個基地村配備1-2名技術員。同時,還定期聘請山東農科院、福建省農業廳、省食用菌工作站的專家來棲講課,并與浙江縉云香菇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夏季反季節栽培技術合同,使該市食用菌生產技術水平處于北方地區領先地步。大棚香菇、姬菇等食用菌多在秋收后栽培,冬季和來春采摘完,整個夏季大棚都在閑置。為實現菇棚菌棒的循環利用,他們從壽光食用菌研究所聘請了一位高級技術人才,指導進行食用菌循環生產,從而改變了一個棚只能收一季菇的傳統生產模式,實現了一年四季一個棚一份料生產三種菇的新模式:生產香菇的廢棄菌棒,正好為雞腿菇生產提供原料,而雞腿菇廢料接下來又可生產草菇。一次投料、循環使用,既節約成本,又提高效益,僅此一項,年可為群眾增加收入150多萬元。如今,食用菌產業以本小利大和不誤農時等優點已在該市形成強勁發展勢頭,據統計,全市16個鎮街區年可培育食用菌1200萬棒,增加農民收入1億多元。
在引導農民利用廢棄枝條發展食用菌生產的同時,棲霞市委、市政府還在積極探索這些廢棄枝條的其他用途。2008年,他們引進了由北京萬華生態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人民幣興建的萬華生態板業棲霞有限公司項目,主要以蘋果枝條、麥秸稈、玉米秸稈、花生秸稈、花生殼為主要原料,采用新技術和新工藝加工生態環保型無甲醛板材。這種生態板不僅填補了我國秸桿人造板的空白,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而且被列入國家“863”計劃,在高檔建筑、家具、裝修和包裝等行業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項目主體廠房及辦公區域建設已基本完成,臨時辦公室、食堂、宿舍已裝修完畢,工程項目部、生產技術部、行政部、計財部的工作人員已經到位,并訂購了生產需要的主要設備,預計12月份投入生產。項目全部投產后,年可生產各類板材5萬方,預計銷售收入1.06億元,利稅2600萬元。
為充分消化利用廢棄果樹枝條,今年初,該市經多方運作,又引進了總投資4.2億元的天力生物質熱電項目。項目由山東中節能發展公司與山東億東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興建,占地164.36畝,建設規模為2臺12MW抽凝式汽輪機、2臺15MW發電機、2臺75t/h生物質直燃鍋爐,主要利用蘋果枝條輔助混合枝條進行生物質發電,并利用余熱向市區供暖。項目投產后,年設計發電量1.8億千瓦時,可實現銷售收入1.18億元,利稅5500萬元。目前,項目正在進行熱力管網鋪設,預計明年冬季向全市集中供暖,屆時集中供暖將取代小鍋爐,全市70余臺小鍋爐將全部退役,年可減少用煤量16180噸,二氧化硫排放量186噸,使環境空氣質量優于國家二級標準。(棲霞市宣傳部新聞科/國鋒 王強 一鋒)
編輯:XS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