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9-12-1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今年農業雖然遭遇災害,但是愛輝區四嘉子鄉的菇艸娘卻獲得了豐收。專業合作社運用規模化的管理模式,采用“膜下滴灌”技術以及訂單收購,讓農民吃了“定心丸”。
前些年,四嘉子鄉的農民種植菇艸娘都是一家一戶式的零星種植,品種、產品都是自選、自銷,產量和效益很難提高。為了引導農民連片種植,依托特色產業發家致富,今年,這個鄉將原來的菇艸娘協會轉化為菇艸娘合作社,實行“合作組織+農戶+技術部門”的聯動經營模式,帶動農戶180戶,極大地調動了老百姓的積極性。同時,結合全鄉現代農業總體規劃,對村產業結構調整統一科學規劃布局,積極幫助各村搞好修路、打抗旱井、修建蓄水池等農田基礎設施建設。
今年,該鄉的大烏斯力村菇艸娘種植面積4965畝,占全鄉經濟作物的61%。這個村和西四嘉子村采取“膜下滴灌”技術開展連片種植菇艸娘的面積為607.64畝,產量達到每畝300公斤,平均價格為每公斤3元左右,成為災害之年農民增收的主渠道。大烏斯力村注冊的“富農”牌商標,已通過網絡、報刊等形式傳播到北京、大連、秦皇島等地,目前,該村在全國定點收購客商已達28家。菇艸娘的熱銷還激活了勞動力市場,在菇艸娘采收高峰期,僅大烏斯力村的用工量每天就達400人,每人每天收入60余元左右。(梁艷萍 劉本祿 /黑河日報)
編輯:XS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