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9-12-18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出口市場蛋糕難再增 轉型升級不再是口號
開欄語:作為全球第一大食用菌生產國和消費國,近年來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迅猛。然而,受生產模式落后、國際競爭強敵林立以及全球市場對食品安全重視程度與日俱增等因素制約,食用菌行業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如今,工廠化栽培潮流國際盛行,我國的鮮菇生產企業如何應對?外銷市場幾近成熟,難再做大,罐頭出口企業求生存,如何轉型?一系列問題如尖刀直插食用菌行業心臟,本報特對此進行系列報道,從下游企業轉型升級談起,揭示工廠化栽培在我國推行尚存哪些困難,展望行業未來發展方向,探索食用菌行業發展之路。
廈門杰富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進坤每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報和上網,他要了解最新的市場信息和國內外經濟政策及動向。“我就是一個機會主義者,緊貼市場走,發現機會,進行判斷,然后成交賺取利潤。”張進坤說道。當然張進坤也承認這種帶有一點賭博意味的交易并不能百分之百贏利,“但是只要總體有8成的勝算,這一年就沒白忙活。”張進坤經營的是一家主營食用菌罐頭的貿易公司。這兩年罐頭行業經歷了匯率波動、金融危機、資金鏈斷裂等磨難,尤其是去年下半年起,金融危機爆發,罐頭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很多罐頭生產企業遭遇俄羅斯、歐盟等外商集體退單,大量貨物發出后飄在海外,貨款收不回來,或者庫存激增壓在手中,資金周轉困難。今年前3個季度,出口的數字依然不好看,只有1%的增幅。
外銷蛋糕只有這么大
漳州陳字貿易有限公司董事經理陳俊興對當前困境的理解與很多媒體報道的“外需萎縮”的觀點并不相同。憑借13年罐頭貿易生涯累積的經驗,陳俊興認為,海外市場需求多年來并沒有太大變化,歐盟等國際市場早已成熟,很難有量的突破,但受當地消費習慣支持,也罕有暴跌。“企業經歷的退單、訂單銳減等只是需求下降的表面現象,實質上是外商在金融危機影響下賬款回收出現脫節,資金鏈斷裂使其不得不暫時中斷或者減少購買。”從最近正逐漸恢復的訂單量上看,經過今年上半年市場對庫存的消化,外商一方面回收了一部分資金有能力購買,另一方面市場對消費信心的重拾使其敢于下單存貨。“陳俊興從最近經手的不斷摞高的訂單中看到了市場在升溫。
實際上,最近市場傳遞的一系列信號也在呼應陳俊興的判斷。”雖然去年美國市場量價齊跌了20%左右,但近期訂單量已開始回升,今年我們預計對美國的出口量將比去年有所回升。“福建裕興果蔬食品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健光說道。此外,原料價格不斷上漲也在暗示食用菌罐頭市場的緊俏。”今年北方產區蘑菇產量大減,蘑菇價格大幅攀升,以平菇為例,其收購價已從去年0.8元/斤漲到了3元/斤左右,全國原料價格都將受供需影響呈上漲趨勢。“中國林木種子公司林產品進出口部經理沈為中告訴記者。
轉型內銷路長道遠然而即使行情在升溫,行業人士也不能回避,在去年金融危機沖擊下,很多企業栽了跟頭,一些企業就此倒閉,經營尚佳者也或多或少都有壞賬、虧損。貿易商輕裝上陣,反應靈活,而那些實體企業日子要更艱難,難則思變。
有人說罐頭行業出了問題,癥結在于過度依賴出口,過去95%以上的罐頭產品主銷國際市場,一條腿走路使得行業一旦面臨海外訂單銳減的困局便寸步難行。
在福建同發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江永康眼里,國內市場是罐頭行業的出路。近年來國內行業協會一直在引導企業轉型升級,同發集團無疑就是個代表。”3年前江總就看到了罐頭企業‘瘸腿’現象嚴重,受制于國際市場,一舉一動都很被動,于是開始為內銷鋪路。我們一直積極與國內的超市、賣場合作,推廣我們自己的食用菌罐頭,并在國內以每年幾倍擴張的速度打開了市場。“福建同發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翠鵑說道。
”目前,國內市場總規模約200多億元,國內人均消費量很低。為開拓國內市場,罐頭企業需要不斷引導產品、品牌的宣傳,提高消費者認知度,同時一定要做好產品的市場定位,只有定位準確了才能把國內罐頭市場做大。“該公司國內銷售部總監林旭向記者強調。”但是當市場從無到有,再到形成一定規模后,想繼續做大就面臨更多的困難。“林旭補充表示。他告訴記者,外銷企業轉型內銷并非易事。”罐頭出口這塊業務經過多年交易已經細化,國內大部分企業做貼牌生產,只需按照外商要求生產包裝,報關出口,之后的市場都交給外商運作。國內市場對于企業來說,是一個陌生環境。企業要靠自身從頭到尾建立起一套銷售網絡,細致到包裝上的一個小細節,煩瑣到如何定位新產品消費群體等問題,這些都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精力、財力來做。
升級向鮮貨市場伸展
在記者采訪過程中,也有觀點認為,罐頭企業的未來在于鮮貨市場。“對比罐頭來說,中國人的消費習慣決定了其更喜歡鮮貨,因此,將罐頭企業從產業鏈的下游向上游伸展,開發鮮貨市場將是這個行業發展的大方向之一。”福建裕興果蔬食品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健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裕興正在國內四川、江蘇選址準備建立自己的工廠化栽培工廠。支持黃健光這種觀點的依據在于他看到了國內鮮貨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以及全球飲食結構向“一葷一素一菇”的轉變趨勢。
然而據記者了解,投資建設一個年產2萬噸雙鮑菇的工廠,若引進荷蘭最新的工廠化栽培技術,前期就要投入至少3億元,如此巨額“升級”費用令很多企業望洋興嘆,心有余而力不足。
業內人士評價,企業分化將從此開始,那些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高觀遠矚的企業家們將引領行業整合度進一步提升,而那些生存在夾縫中的小企業終將被發展的浪潮吞噬。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