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2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進入1月份,覃塘區三里鎮大周村菇農黃仁安每天凌晨5時許便打著手電筒,提著籮筐,來到他家占地180平方米的蘑菇棚里,看著滿地珍珠般的蘑菇頭,心里樂極了。半個多小時后,滿載而歸的黃仁安把蘑菇送到外地老板在村里設的定點收購站,手里的蘑菇就變成了一張張鈔票。
“現在蘑菇的價格都漲到每公斤4.4元了,我每天能摘到90 公斤蘑菇,預計今年能收入1.6萬元。”黃仁安笑著對筆者說。
去年,覃塘區共種植蘑菇700萬平方米,預計產值3.08億元,全區5.3萬戶菇農因此走上了致富路。
該區去年出臺文件規定,種植戶每種植500平方米蘑菇大棚將一次性給予5000元的專項資金扶持。區財政為此安排40萬元,扶持農戶發展蘑菇種植。這一舉措激發了群眾種植蘑菇的熱情,全區共發展蘑菇種植大棚67個,僅五里鎮就發展蘑菇350萬平方米,成為我市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
為了提高農民的蘑菇種植技術,從去年10月起,該區共投入培訓經費7萬多元,通過開展集中培訓、組織農戶到外地參觀、組織農技人員和種菇能手到種植戶家中開展現場指導等,使種植戶掌握過硬的種菇技術。去年,該區共舉辦蘑菇種植技術培訓班31期,發放資料2.7萬多份,組織群眾外出參觀學習4批800多人次。
全區700萬平方米的種植面積、7000萬公斤的產量,會不會出現菇賤傷農的現象?帶著這個疑問,1月9日筆者來到五里鎮一蘑菇收購點,收購老板告訴筆者,他每天都在五里鎮收購蘑菇到橫縣進行深加工,盡管開出了每公斤4.5元的高價,但一天也只能收到3萬多公斤,遠遠滿足不了加工廠的需求。這一點得到了該鎮林村一名菇農的印證,他說:“現在每天都有老板到村里收購,我們村民足不出戶就可以把蘑菇賣掉,根本不愁銷路問題。”
原來,為了解決蘑菇銷路問題,該區創建網絡銷售平臺,發布供求信息,為前來收購蘑菇的老板提供優質服務,解決車輛運輸、辦理綠色通行證等問題。還組建專職流通隊伍,積極到外地跑市場,不斷擴大銷售渠道。五里、三里等鄉鎮還積極引導種植戶成立蘑菇專業合作社19個,組織農戶“抱團”闖市場,建立自己的銷售網絡。 (張順勇)
編輯:XS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