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3-08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昨天上午,北京的天空正飄著雪花,氣溫驟冷,該市房山區大石窩鎮惠南莊村主任王華卻帶著幾位農戶抱著一筐蘑菇守在人大代表住地賓館門外。王華此行是要感謝全國人大代表、鳳臺縣真菌協會會長魯中祝。 “這就是魯代表指導我們種出來的蘑菇,從去年起,魯代表4次坐火車去我們村送技術,真是好代表! ”
魯中祝從1984年起在鳳臺縣搞食用菌種植。十多年的發展,鳳臺如今成了產菇大縣,鳳臺的平菇、金針菇品質在全國領先,金針菇還是出口產品。
王華所在的惠南莊村民種大棚蔬菜營生,近年來包括王華在內有幾位農戶嘗試食用菌種植,但種了幾年,他們的菇子產量總是不高。 2009年兩會期間,王華聽朋友說來自安徽的一位人大代表是蘑菇種植專家。王華便多方詢問找到安徽代表團的地址,他嘗試著給魯中祝打了個電話求教,“沒想到魯代表非常爽快,一口答應幫忙。 ”
兩會期間安排了一天休息,魯中祝特地前往惠南莊實地考察了農戶們的種植情況。原來,農戶種植大棚內環境不好,免菌設施差,致使香菇污染率高,產量低。她當即給種植戶們開出“藥方”。 2009年中,魯中祝四次自己掏錢坐火車前往惠南莊指導農戶種植技術,還帶王華去淮南購買免菌設備。去年9月份,惠南莊采用新技術的大棚開始產菇,“一斤料能產出2.4斤菇,每天每個棚能收八九百斤蘑菇。5月1日的時候每個棚可獲利2~4萬元。 ”王華高興地向魯中祝報告豐收的喜訊:現在我們的蘑菇供不應求,北京不少超市都在賣。
“農業不能靠天收,只有發展農業深加工才能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根據魯中祝的建議,惠南莊今年投資500萬建蘑菇產品深加工廠。面對農戶們的感謝,魯中祝說,“我只做了一點事,沒想到人民給了我這么高的榮譽,我會把更多人民的心聲帶到中央來。 ”(安徽商報)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