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3-08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 程士華、郝亞琳) “在一些秸稈污染問題嚴重的農村地區,如果方圓幾百里有兩三家食用菌大戶,不僅能解決污染問題,還能變廢為寶。”全國人大代表魯中祝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進一步增加農村生產生活建設投入,實施農村清潔工程,這些話說到了點兒上。
魯中祝是來自安徽省鳳臺縣李沖回族鄉魏郢村的食用菌養殖專業戶。談起農村環保問題,魯中祝代表聊得頭頭是道:“現在農民用蜂窩煤、液化氣作燃料的多了,曾作為主要燃料的秸稈,成了農村環境的一大污染源。燒掉,污染空氣;不燒,長期堆放霉變,也會污染環境和水源。”每年秋收后,一些地方秸稈燃燒嚴重污染空氣,即使大晴天都看不到太陽,有時還導致高速公路能見度較低發生車禍。
就是這些在普通人看來是污染源的農作物秸稈,對魯中祝就是寶貝。經過收集、打碎、發酵等一系列加工處理,秸稈就成了培養食用菌的主要原料。她掰著指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培育的菌種有平菇、雙孢菇、金針菇、黑木耳等,僅平菇一種,每年銷售量就有40萬斤,可以消耗掉300多畝地的秸稈。
為了能獲得足夠的原料,她把方圓六七十里內的村子基本跑遍了,最遠的跑了100多里。“一個縣市如果能有像我這樣的兩三家食用菌大戶,秸稈問題基本可以解決。而且,農戶每賣一畝地的秸稈給我們,還能多收益10多元,一舉多得。”
魯中祝代表說,推進城鎮化、建設新農村,肯定離不開一個好的生活環境。(新華網)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