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3-1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利用桑枝條栽培食用菌是磐安縣發展循環農業的一個新模式,自去年以來,縣農業局食用菌站就會同市科技特派員陳樂陽、冷水鎮政府等開始著手致力于該項試驗。利用冷水、仁川等鄉鎮蠶桑資源豐富的優勢,在冷水鎮小章村設立試驗點,購買了桑枝條粉碎機,設計了試驗方案,編印了栽培技術資料,落實農戶進行試驗。經過半年的努力,目前,利用桑枝條栽培的杏鮑菇已陸續出菇,長勢良好。
據試驗農戶陶文忠反映,今年利用桑枝條種杏鮑菇5000袋,第一潮菇袋均產量已達0.25公斤以上,從開采至今,7天已收入5200多元,預計產量比常規至少增加15-20%;陶文斌戶種菇8800袋,第一潮菇袋均產量達0.24公斤,袋均收入1.7元以上,效益十分明顯,這標志著磐安縣首次利用桑枝條栽培食用菌試驗取得初步成功。
桑枝是蠶桑生產的副產物,通常是當柴燒或廢棄處理。桑枝條種菇試驗的成功為磐安縣循環農業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據統計,目前磐安縣共有桑葉4000畝,每畝可產桑枝1000公斤,總計4000噸,如果全部利用,則可減少砍伐闊葉林2000立方米,可種食用菌600多萬袋,全縣可增加產值1800多萬元。
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既能實現廢棄桑枝的綜合利用,變廢為寶,降低農戶生產成本,又為食用菌原材料開辟了新的渠道來源,緩解菌林矛盾,促進生態縣建設;同時,又能增加蠶業的附加值,拉長蠶桑產業鏈,達到蠶菌雙贏,促進產業增效,農民增收。(磐安新聞網)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