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3-15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以為種下好菌種,就能有個好收成,可沒想到菌種剛種下就全爛了!去年年初,岫巖牧牛鄉幾十戶菌農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災難”!實在沒辦法,菌農們向法院求助。經過法院有關人士的調解,菌農們的損失終于得到賠償。
岫巖牧牛鄉是全國有名的香菇種植地,全鄉幾乎60%的農戶種植香菇。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涉及到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矛盾糾紛時有發生。去年年初,岫巖牧牛鄉食用菌合作社的社長姜佰秋代表幾十戶菌農與丹東某菌種公司簽訂了一份買賣合同,購買了10余萬元的香菇菌種。菌種運到各家各戶后,菌農們忙活得熱火朝天。沒想到,菌農們辛辛苦苦地把菌種蒸出來,種到菌種袋里后,蘑菇不僅一個沒長出來,菌種反而全都爛在袋子里,也就是說,種子是劣質的,別說什么好收成,基本就是顆粒無收!幾十戶菌農全急壞了,大家來找姜佰秋,姜佰秋自己家里的菌種也爛得一塌糊涂,損失慘重!眼看著大半個村子的人收入受到嚴重影響,有人提議——咱去找法院吧!
姜佰秋來到黃花甸法庭,找到了龐庭長,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了一遍。龐庭長立即建議姜佰秋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丹東某菌種公司對其出售假菌種的行為給予賠償。當事人提起訴訟后,法院立即立案,龐庭長親自向丹東某菌種公司送達了相關手續并及時開庭。庭審中,這家公司雖然承認菌種質量不好,但卻強調該公司也是受害者,以無錢為由不同意賠償。為了減少菌農們的損失,龐庭長先后五次去丹東,耐心做被告的思想工作,最終對方同意調解,并當場將8萬元賠償款給付姜佰秋等菌農。為了減輕菌農們的損失,法院又破例全部減免訴訟費用。菌農們有了錢,立即購買新菌種,重新蒸、種。收獲時,所有菌農家都有了個好收成。以每家2萬元的純收入計算,此次調解,法院為菌農們挽回了百萬余元損失。
案子雖然辦完了,法官們卻把菌農們的事放在心上。轉眼一年過去了,又到了“3·15”,岫巖法院的法官們又來到菌農中間,仔細詢問了今年的菌種、用工情況、銷售情況,并向他們講解了簽訂合同的相關法律知識。菌農們懂得了依法維權,心里踏實多了。(千山晚報)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