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3-2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3月19日,磐安縣農業局食用菌站在尚湖鎮下溪灘村組織召開了茭白葉玉米桿等種大球蓋菇試驗推廣現場會,農業局相關人員、尚湖鎮分管領導、全縣食用菌輔導員、玉山區域農戶等100多人參加了會議,并參觀了茭白葉玉米桿種大球蓋菇試驗出菇現場。會上,局黨組成員孔國忠就召開這次會議的重要性和政策措施作了講話,尚湖鎮下溪灘村的試驗戶作了種菇經驗介紹,食用菌站負責人對該新模式栽培技術要點進行了介紹,并對該新品種的推廣工作進行了部署。
大球蓋菇是一種高檔珍稀食用菌,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利用茭白葉玉米桿等種大球蓋菇試驗,是該縣農業局推出的又一創新循環農業發展模式。該模式具有五大優勢:一是栽培方法簡單。可直接利用茭白葉、玉米桿等生料覆土栽培,無需搭建菇棚,不需任何設備,管理簡便粗放。二是原材料豐富,投資省,成本低。可充分利用該縣廢棄農作物如茭白葉莖、玉米桿、稻草、雜柴草、木屑等資源豐富的優勢,家家戶戶都可以生產。三是栽培周期短,見效快。與香菇6-8個月生長期相比,大球蓋菇如栽培季節適宜,一般50天就出菇。四是不與糧爭地。可與水稻輪作,利用農閑時節循環種植。五是產量高,效益明顯。據試驗農戶反映,每畝可產鮮菇1200多公斤,產值1.2萬多元。據統計,該縣共有茭白、玉米、水稻及豆類等農作物秸桿4.5萬多噸,其中茭白、玉米桿有1.8萬多噸,如果全部利用,可種植大球蓋菇2000多畝,產鮮菇2000多噸,產值2000多萬元,利潤1000多萬元,經濟效益較明顯。為了充分利用玉山臺地豐富的茭白葉資源,該縣食用菌站計劃在尚湖溪灘、萬蒼安宅建立2個示范基地,通過示范引導,由重點地區逐步向面上推廣。
茭白葉玉米桿等廢棄資源的合理利用,不僅可變廢為寶,節約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還可有效解決秸桿焚燒問題,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良好型社會建設。(磐安縣農業局 李強 潘娟鶯)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