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4-1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打開綠色食用菌寶傘 撐起農民致富的天空
中共遵化市委書記侯志宇
遵化市人民政府市長趙 山
遵化市位于河北省東北部燕山南麓,屬京津唐承秦腹地,素有“畿東第一城”之稱。境內“三山兩川”,總面積15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9萬畝,林地面積116萬畝;總人口71.5萬,其中農業人口60.8萬。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窮棒子”精神和“當代愚公”精神多次受到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贊譽,七十年代的“五小工業”曾享譽全國。1992年撤縣建市,2005年被河北省政府確定為第一批擴權的22個縣(市)之一。
近年來,遵化市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連續多年躋身全國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基本競爭力“雙百強”和河北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10強,2008年實現生產總值379.7億元,財政收入27.32億元。特別是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五年實現兩位數增長,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690元,同比增長11.7%。
依托境內豐富的林木、秸桿資源,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是農民人均純收入得以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我們堅持把食用菌生產作為發展現代農業、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的特色主導產業來抓,建基地、拓銷路,抓加工、促增值,走出了一條富民增收的特色產業發展之路。目前,全市有16個鄉鎮6800多戶、6萬多人從事食用菌生產經營,溫室菌棚達到7200多個,生產規模達到1.3億棒,年產鮮菇12萬噸,2008年食用菌生產實現產值8億元,占全市農業增加值的31.5%,遵化市已經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之一,被中國食用菌協會命名為“中國香菇之鄉”。食用菌這把“寶傘”、(“寶傘”為遵化市一食用菌注冊商標),為農民致富撐起了一片天空。
在調整產業結構,形成產業特色,引領群眾轉變觀念、科技致富上,遵化市委、市政府取得了豐富的經驗。
一、堅持示范引導,推進優質服務,不斷擴大基地規模
遵化市食用菌生產起步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為改變種植業效益低、農業增產不增收狀況,市委、市政府多次赴山東壽光、遼寧海城等地考察農業項目,經過反復調查和認真分析研究,最終確定了培育食用菌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的發展方向。為更好地組織推動食用菌生產,成立市鄉(鎮)兩級食用菌生產領導小組。科學制定全市食用菌發展總體規劃,對重點鄉鎮定指標、定任務,鼓勵專業鄉鎮、村戶因地制宜,科學發展,初步形成了規模化生產、區域化開發的發展格局。
一是強化典型示范,激發農民發展熱情。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只有讓農民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才能真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使廣大群眾充分認識食用菌、主動發展食用菌,堅持把宣傳引導和典型示范有機結合。一方面,利用會議、培訓、外出考察等方式,大力宣傳發展食用菌產業的經濟效益,傳授生產技術;另一方面,經過認真調查研究,在勞動力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平安城、東新莊、劉備寨等鄉鎮,選擇接受能力強、思想活躍的村戶率先發展食用菌生產。組織他們邊干邊學,精心管理,實現了當年建棚、當年生產、當年收回成本的目標。發展食用菌帶來的經濟效益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農民發展食用菌生產的熱情。比如:過去平安城鎮只有一個村13戶生產食用菌,生產規模僅有12個大棚、1.2萬棒,產量僅1萬公斤左右。到目前,該鎮生產食用菌的專業村已發展到35個,從事食用菌生產的農戶達到2700多戶,食用菌生產規模突破6500萬棒,年產量突破8000萬公斤。通過不斷培養典型、宣傳典型,有效帶動了食用菌生產專業村、戶和基地的健康快速發展。
二是強化政策扶持,破解資金難問題。缺乏啟動資金是制約農民增收的關鍵性問題。為此,市政府出臺了促進食用菌產業發展的獎勵扶持政策。對發展香菇等木腐菌生產農戶,每棚補貼1500元;對實施雙孢菇、杏鮑菇等草腐菌品種調整的農戶,每棚補貼1萬元;對規模大的科技種菇帶頭人和貢獻突出經紀人,分別給予運輸車輛、電腦等獎勵。同時,積極協調組織農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門,及時調整信貸投向,加大對食用菌生產的支持力度,對食用菌生產戶每建一個大棚給予1萬-5萬元的小額貸款支持。獎勵扶持政策實施六年來,累計投入財政獎補資金1260多萬元,全市投放食用菌生產貸款5000多萬元,有效地解決了發展食用菌的資金瓶頸問題。食用菌生產規模迅速擴大。目前,全市千萬棒以上的規模鄉鎮達到3個,百萬棒以上的專業村達到60多個。逐步形成了以香菇為主,雙孢菇、白靈菇、茶樹菇、杏孢菇等為補充,多品種全面發展的局面。
三是強化管理服務,優化發展環境。堅持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不斷強化食用菌生產各項服務,切實解決食用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加快產業發展步伐。在空間布局上,本著“集中連片、便于生產”的原則,積極幫助農戶協調土地置換等問題,促進項目盡快落地。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堅持市鄉(鎮)兩級政府出資,對水電配套、道路建設等方面實行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做到食用菌大棚建到哪里,電就送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同時,加強制棒、加工、市場等配套設施的規劃建設,統一生產技術標準,統一購進菌種和生產資料,既保證了產品質量又降低了農戶的生產成本,減小了農戶的生產經營風險。在信息服務上,投資230萬元建設了上聯國家部委、省市,下連鄉鎮、村戶、龍頭企業的農業信息中心,專門建起“北方食用菌網”,及時宣傳遵化市食用菌生產情況,隨時了解食用菌產銷形勢,促進了食用菌市場開拓和銷售。
二、堅持科技推動,推進標準化生產,不斷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食用菌產業發展之初,全市有半數以上的鄉鎮建起了食用菌大棚、菌棒廠,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但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出現了生產管理粗放、質量不高等問題,造成食用菌產品質量下降,市場銷售不暢,菇農收入減少,全市香菇生產曾一度陷入低谷。針對這種現象,堅持科技興農戰略,全面啟動香菇標準化生產,扭轉了這種被動局面。
一是建立專門的實施機構。先后成立了食用菌開發辦公室、食用菌協會和食用菌研究所。2004年又以食用菌協會為依托,成立了唐山市食用菌研究發展中心,設置實驗室、生產車間、服務部和培訓室,下設集體分會8個,建立5個服務網點、10個基層菌種供應站、10個特色品種示范基地,形成了集引進開發、科研普及、配套服務三位一體的龍頭科技組織,與市農經、技術監督、科技等部門共同負責食用菌標準化的實施。2008年,又在食用菌主產區平安城鎮創建了遵化市寶傘食用菌合作社,為菇農提供針對性強的系列服務。目前,社員已發展到2700多人。
二是加強技術培訓。為提高菇農生產技術水平,積極聘請中國科學院和微生物研究所多名專家作為常年顧問,定期舉辦專題講座和師資培訓,與河北大學、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福建省區劃所等單位建立技術協作網。同時,選派技術人員到重點鄉鎮巡回授課,深入重點村戶現場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把技術傳遞到田間地頭,保證每戶菇農都有一個技術明白人。
三是推行標準化生產。組織專門力量,研究制定《北方香菇綜合標準》,該標準是全國第一個綜合性香菇生產標準,填補了國內空白,為食用菌標準化生產提供了科學依據。不斷加強生產全過程管理,組織菇農嚴格按標準規范生產,使香菇生產采標率達95%以上,優質菇比重達到85%。加強生產環節質量安全監管,嚴禁違禁農藥、化肥和各種化學藥劑的使用,推廣使用生物肥和安全制劑,保證食用菌的初級產品達到無公害農產品質量標準,食用菌加工產品達到綠色食品標準。另外,投資160萬元,建成省內縣(市)級一流水平的農產品檢測中心,定期對生產基地的產品進行檢驗和監測,保證了全市食用菌無害化發展。香菇一級品率由原來不足15%提高到60%,遵化市鮮香菇連續多年被河北省政府評為優質產品,在天津市、北京市及東北市場暢銷不衰,被譽為“王牌”菇。
四是狠抓基地環評和產品認證。為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 2002年開始對東新莊鎮王各莊村、平安城鎮、蘇家洼鎮等主要食用菌生產基地進行了無公害基地申報工作,2003年正式通過省級無公害產品認證。目前,我們正在組織香菇的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為遵化市的香菇走向國內外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堅持龍頭帶動,推進品牌戰略,不斷提升產業化水平
隨著食用菌生產規模的逐步擴大,菇農經營的風險也在日益提高。為降低食用菌生產經營風險,解除菇農發展生產的后顧之憂,全面提高整個食用菌產業效益水平,在加強生產基地建設的同時,狠抓食用菌精深加工增值和產品銷售隊伍建設,使食用菌生產的產業化經營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一是大力發展龍頭企業。堅持把培育食用菌加工龍頭企業作為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的重要抓手,先后建起了兩個規模較大的食用菌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美客多食品集團投資5400萬元,新上了年加工轉化食用菌1.5萬噸的食用菌深加工項目,每年帶動食用菌規模生產2500戶。河北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平安食品有限公司,投資1.1億元,建設了年加工能力3.5萬噸的高標準食用菌深加工生產線,主要產品為保鮮、烘干、速凍、鹽漬、罐頭5大類,推動了食用菌生產增值增效,促進了菇農增收。這兩個食用菌深加工龍頭企業的建設,使全市一半以上的食用菌初級產品實現了就地加工轉化,改變了長期以來出售食用菌初級產品的局面,有效提高了食用菌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提高了菇農的收入水平。
二是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充分發揮遵化市“北方食用菌網”的平臺作用,不斷加大信息服務力度,宣傳遵化市食用菌品牌,努力打造知名品牌。目前,平安城鎮食用菌已經注冊了“寶傘”商標。進一步實施品牌化戰略,積極開發食用菌品牌,力爭開發食用菌品牌8個以上,知名品牌兩個以上。努力拓寬市場空間,拓寬銷售渠道,實現物暢其流。
三是大力發展經紀人隊伍。目前,全市有市鄉(鎮)兩級食用菌協會9個,合作社1 個,食用菌經紀人達1000多人,他們跑市場、引客戶,吸引北到黑河,南到廣州等地2000多位客商到遵化市經銷食用菌產品,使食用菌一直處于產銷兩旺的良好狀態。目前,遵化市食用菌銷售覆蓋范圍已經擴展到東三省、天津市、北京市、廣州市、山東濟南市、江西省等大中城市,在北方市場占據了主導位置。
編后語:而今邁步從頭越。遵化市努力實踐科學發展觀,不遺余力進行新農村建設,新型農民在開明政策的指引下,闊步前進,建設更加美好的明天!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