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6-08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馬上就有濟南的客商來田頭收俺的香菇,這一筐值100多塊錢呢!”5月18日一早,沂源縣土門鎮九會村村民王本平從自家的大棚里摘下一筐香菇,他得意地說:“俺家的香菇是廢果枝里結出的‘有機菇’,蠻值錢的,您想不到吧?”
被王本平的話吸引,鉆進他的大棚后令人驚奇地發現,棚內栽滿了長約45厘米、直徑約15厘米的圓柱形菇棒,菇棒從上到下長滿了黑色的香菇。王本平說,菇棒里面裝的全部是加工后的果枝沫,畝均純收入能有好幾萬元,一年下來收入超過6萬元。
“沂源縣是全國林果生產百強縣之一,也是全省最著名的林果主產區之一,蘋果、板栗等干鮮果品有70多萬畝,每年僅修剪下的枝條就達3億多公斤。”陪同采訪的縣蔬菜局負責人介紹說,幾年前,廢果枝被當作燒材燒掉,或放在露天被霉爛掉,既污染了環境,也造成了很大的資源浪費。
以前這些果枝隨便散落在地上,在人們眼里是不值錢的廢料。現在沂源人是如何變廢為寶的呢?
“4年前,首次在土門鎮防空洞進行了試驗示范,利用果樹枝條生產香菇、雞腿菇、金針菇等食用菌,獲得了成功后,在土門、悅莊、徐家莊等鄉鎮建設了果枝食用菌生產基地。”蔬菜局負責人解釋說,由于果樹枝條具有新鮮、致密、含木質素高等特點,且成本低廉,再生力強,是發展香菇、黑木耳、雞腿菇、金針菇等食用菌的優良材料。目前,全縣食用菌總投料已達2500噸,預計全年將超過5000余噸,實現收入1100萬元。
“用果樹枝條發展食用菌,走的是果——菇——肥——果的低碳經濟道路。”沂源縣土門鎮佳農果枝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張長勇說,每年最后一茬蘑菇摘收后,將果枝棒粉碎還田,成為最好的有機肥料,有利于提升水果品質。
土門鎮以建設菌草產業鎮為目標,鼓勵農民利用果木枝沫養蘑菇,啟動“小蘑菇新農村行動”,通過“公司+合作社+社員”的運作模式,推進了集約經營和生產管理的規范化,先后涌現出了一大批示范戶、規模村。用果樹枝菌棒培育的蘑菇個大、肉厚、味香、形狀好、營養價值高,很受消費者青睞。2009年經國家農業部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審核認證為有機食品,產品比普通菇每斤多賣兩三成,每年實現產值500萬元。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