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6-0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通江縣按照“政府統籌,市場主導,企業帶動,農民參與”的產業發展模式,強力推進周子坪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探索出了貧困山區園區建設發展新路(即一統籌:統籌規劃,避免盲目建設;六整合:整合行政、項目、企業、科技、群眾力量、文化資源,系統推進園區建設,避免力量分散,效益低下),園區食用菌年生產規模達160余萬袋,年產值970余萬元,通江銀耳在縣內首次實現工廠化,標準化生產,周子坪村初步實現了產業園區化、生產標準化、技術集成化、產學研一體化、企業集約化、農民城鎮化、銷售網絡化,園區的科技引領示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彰顯,得到了國省食用菌專家首肯,被省科技廳授予“省級農業科技園區”。
同時,通江縣積極實施“工業興縣”戰略,堅持走“產學研”合作雙贏路子,努力提升縣域經濟整體創新能力。以周子坪食用菌科技園為平臺,爭取成功組建四川省通江銀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次成立通江銀耳產業創新聯盟,聯盟內8家企業與5家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簽定了產學研合作協議13項,簽約金額達231萬元,預計實現銷售收入20580萬元,利潤2393萬元,通江銀耳產業鏈初步形成框架。縣光泰科技有限公司和宇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首次爭取到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資金2項51萬元。通江山霸王野生食品有限公司依托成都大學,實施“通江銀耳資源開發及精深加工產業化”國家農轉資金項目,開發的“速溶銀耳粉”獲國家發明專利,銀耳口服液、咀嚼片完成了中試,項目通過省科技廳中期監理。圍繞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按照個人創業、聯合創業、資金入股、技術入股、有償服務等創業形式,從省內外大院大所引進專家、教授40名,全縣派出318名科技特派員進駐基層(企業、園區),實施了37個科技扶貧項目,為企業和農戶創造產值23.5億元,增加經濟效益4億元,科技特派員增加收入4350萬元,年人均增收1.2萬元。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