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信用貸款成就了食用菌專業村的“香菇鏈”
發布時間:2010-07-15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香菇發展了,我們村的村民拆去土屋泥房,不少人還蓋起了小洋樓,有的還買了小汽車。”7月13日,正在和村民一道查看袋料香菇長勢的湖北省谷城縣趙灣鄉左廟村黨支部書記李大平自豪地說,“在左廟,從香菇制種、生產到銷售的一條龍,每個環節都有村民負責。可以這樣說,我們現在打通了經營香菇的每個環節,我們村能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香菇村’全靠了信用社的小額農貸在給我們當靠山。”
左廟村的村民生產袋料香菇已有14年的歷史。起初,由于沒有技術和資金支持,生產規模小,農民種香菇,效益并不明顯。自2002年始,趙灣信用社為全村村民評定了信用等級,家家發放了貸款證,每家村民當年就可貸到2000元的貸款后,香菇生產躍上了一個新臺階。后來,信用社又用貸款支持村民到外地學習最新的生產技術,左廟村里有了一大批種菇能手。
村民楊仁乾以前一直在外打工,不但沒有致富,還在工廠里將眼睛弄傷致殘,無奈之下回到老家。為了幫助他擺脫貧境,信用社指派專人和他結成幫扶對子,給他放貸款,與村里協商,請來專人輔導他生產袋料香菇。經過3年的努力,如今楊仁乾每年種植香菇收入都在3萬元以上。
如今在該村,村民除了賣鮮菇,還自己加工脫水香菇。不少村民購置了烘干爐,將鮮菇烘干、包裝,大大延長了香菇在村民手中的貯存時間。“可前幾年并不是這樣,”李大平說,“因我們趙灣地處高寒山區,信息閉塞,村民與外界接觸相對較少。”幫扶信貸員發現這些問題后,為了減少村民的損失,發揮他們有電腦的優勢,給該村制作了香菇網頁,發布香菇信息,并將掌握的銷售信息、國內外市場價格及時傳遞給村民。讓村民有了市場“順風耳”,吸引了當地和外地客商上門收購。現在,正是袋料香菇收獲掃尾的季節,左廟村家家戶戶的香菇大棚里,村民們正忙著采收最后一茬香菇。村民李強壯說,香菇還在烘干爐上沒下來,村里的“銷售小分隊”就已經早早地候在了門外。
通過多年在市場中的摸爬滾打,左廟村的銷售隊伍也在逐年壯大,輻射的市場也越來越大。由于產出的香菇賣相好、“笑臉”常在,質量過關,很俏銷。去年冬天至今春的香菇價格一直居高,一個生產規模在4000袋的農戶,這一季香菇收入可達到5萬元。去年冬天,左廟村生產袋料香菇40萬袋,是歷年來最多的一年。
趙灣信用社重點幫扶措施,使村里有了制種人。趙灣信用社員工在與村民朝夕相處中發現,只有菌種好,才能產出個頭飽滿、色澤好、味道濃郁的香菇。然而,過去村民們一直在外地引種,不但耗時耗力,花費成本高,菌種質量還沒有保障。如今,經信用重點“選拔”、幫扶、培養、左廟村里有了一些自己的菌種人。
閔祖國過去是出了名的貧困戶,現在他是遠近聞名的制種、種菇、經銷全能把式。原趙灣信用社主任肖家斌2007年(現已調到另一個信用社)與閔祖國結成幫扶對子后,發現他過去窮,主要是因為家底薄,沒人幫,其實他人聰明,也很有發家愿望。便把他列入重點幫扶對象。通過支持他參加培訓,種植香菇,脫貧致富。2007年,肖家斌發現菌種中隱藏的商機后,便給他“打氣、鼓勁”,讓他到武漢、隨州等地學習、培訓,掌握了香菇菌種的生產技術。“他生產的菌種質量好,價格公道,還采取‘秋后算賬’的銷售方式,不產菇不付錢。”村民們都說,在他手上買種很放心。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