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8-03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食用菌生產是漳平市農業產業化特色產業之一。近年來,隨著栽培技術的提高,市場規模的擴大,漳平市食用菌產業發展很快,已形成以新橋、溪南、象湖為主產區的食用菌產業帶。但是,長期以來在食用菌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闊葉林,對生態資源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今年6月中下旬的強降雨,給食用菌產業造成了損失,菌棚倒塌,菌棒霉變。漳平市面對實用菌產業因災受損現實,用科學的發展觀指導實際,積極引進菌草技術,加快推廣,以滿足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需求。
漳平市科技、科協、農業等部門,7月以來多次開展科技下鄉活動,舉辦技術培訓班,向村民宣傳、介紹、推廣草栽食用菌技術。同時,抓好示范,以點帶面,在新橋、溪南、象湖鎮選擇陳仁木等一批有一定技術基礎的菌農開展示范,在全市穩步推進草栽食用菌產業發展。漳平市還專門成立了由科技局、農業局、農辦、環保局等單位組成的菌草技術推廣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形成合力,全力推廣菌草技術。
漳平市溪南鎮下河村村主干人人都有一手草栽食用菌的本領。他們通過傳幫帶,使全村90%的村民掌握了菌草栽培技術。村黨支書陳仁木發展草栽食用菌2萬多棒,并帶領村民用野草栽培食用菌,改變了當地以往食用菌栽培消耗大量木材的狀況,有效地保護了森林資源。溪南鎮下河村發展草栽食用菌80多萬棒,生產的香菇、木耳等遠銷東南亞等地,年產值達100多萬元,僅此一項,村民每年人均可增收2000多元。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