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8-2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湖北省遠安縣宜昌森源食用菌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從事食用菌科研、菌種經營、菌需物資設備經營、干鮮菇經營、食用菌食品研發經營的專業公司,下設科研所、菌種廠、食品公司、菌種經營服務公司和菌品物資經營部等多個分支機構。經過20余載發展,現擁有資產總額5838萬元。“森源”商標連續兩屆被評為“湖北省著名商標”,“森源”香菇被認定為“中國A級綠色食品” “宜昌三峽十大特產” “湖北省名牌產品”,“金楚森源”牌香菇醬榮獲2006年“中國(武漢)農博會金獎”和“第二屆三峽十大特產消費者最喜愛品牌”,2009年榮獲“湖北十大品牌農產品”稱號。
規模經營,打造強勢品牌
經過多年發展,森源已初具規模,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日益增強,產品暢銷香港、泰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并在泰國曼谷設立中國“森源”牌香菇專賣店,逐步形成一個從遠安到宜昌、從宜昌到武漢、從武漢到全國、從中國到東南亞各國的市場網絡。2009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3億元,帶動全縣發展食用菌9500萬袋,產業收入達4.75億元。
為了做大做強“森源”品牌,擴大市場占有份額,進一步壯大企業實力,公司投資3000萬元,擴建廠房11200㎡,新建鋼結構廠房5600㎡,新增三條生產線,即年產5000噸優質菌種生產線,年產500萬袋小包裝食用菌、500萬袋菇精生產線,年產1000萬袋香菇醬生產線。2009年開始實施《10000噸食(藥)用菌系列產品加工基地改擴建項目》,該項目的建成投產,極大地推動了遠安產業的大發展。只有達到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或相對優勢的較大規模,經營實力雄厚,才能實現生產要素配置的最優化,實現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合作共贏,創造典型風范
“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管理模式是宜昌森源食用菌有限責任公司發展壯大過程中的一大亮點。一是加強基地建設,促進菇農增收致富。實行國家星火計劃以來,建成10萬袋以上無公害反季菇栽培標準化基地2個,建設面積1.5萬㎡。建成100萬袋以上無公害反季菇栽培專業村10個,建設面積100萬㎡以上,為農業產值增加3400萬元,項目區農業貨幣收入增加4600萬元以上。另外,年產優質菌種5000噸生產線的投產,帶動了全縣七個鄉鎮投入生產1萬袋袋料香菇和400萬袋反季節香菇,從業菇農達2萬戶,產銷干香菇6000噸、鮮香菇9000噸,香菇產業收入達6億元,菇農人均新增收入1000元,對遠安農村經濟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二是為菇農提供優質技術服務,帶動全縣菇農致富。公司大量投入資金,組織技術人員和華農專家教授對反季菇地栽技術、茶樹菇栽培技術、袋料香菇制袋點種、安全越夏技術、病蟲害防治和標準化栽培技術等技術問題進行免費培訓,免費發放技術資料,促進了菇農栽培技術的提高。三是嚴把務農產品質量關。公司積極配合縣農業執法大隊、工商局、技術監督局等對菌種、菌需物資質量進行抽查檢測。2009年,公司參與抽查檢驗菌種60樣次,原輔材料6樣次,杜絕了不合格產品流入菇農手中。四是積極扶持種植大戶。公司對種植大戶和專業村除給予技術服務外,還在菌種、物資、資金上予以扶持。2009年,對種植大戶、困難戶無償發放菌種2.3萬多袋,無償扶持原輔材料價值3萬多元,對12個專業村共扶持資金28萬元,促進了菇農大戶和專業村的發展壯大。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源泉。一方面積極與華中農業大學聯姻,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通過加強科研攻關、生產優質食用菌菌種、供應食用菌生產物資材料、免費提供食用菌科技信息服務等,引導農戶進行食用菌生產,并將食用菌產品進行收購、加工和銷售。2009年公司各類創新成果銷售均創新高,同期增長1960萬元,其中菌種銷售620萬元,菌需物資銷售350萬元,藥品銷售520萬元,干鮮菇銷售11250萬元,食品銷售220萬元。另一方面,公司大力加強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積極開展反季節香菇技術新法栽培示范與推廣、香菇多味休閑食品研究開發、無公害茶樹菇規范化栽培技術研究與示范工作等。組建的食用菌工程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宜昌市食用菌工程(技術中心)和“湖北省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了名副其實的湖北高新技術企業。
宜昌森源食用菌有限責任公司多次引進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生,高新聘請原大山合集團桂存偉為企業食品研發技術主管,與華中農業大學合作研發“菇精”和“菇類休閑食品”,有效地實現了香菇產業提檔升級。
壯大產業,傾心回報農民
公司堅持“產業興、企業興,產業衰、企業衰”的服務理念,自我加壓,上門服務,贏得了菇農的信賴。
一是現場指導到戶。公司始終堅持無償的技術服務工作,組織服務專班,常年在鄉下傳授技術,解決技術上的難題。2009年共入戶指導4000余戶次,保證了新發展菇農的栽培成功。
二是技術資料發送到戶。2009年公司出資6萬多元編印4萬多份各類食(藥)用菌栽培管理技術資料免費贈送給菇農。據統計,自2001年以來,累計編印技術資料30多萬份。
三是技術培訓到戶。針對急需的食用菌生產技術,組織公司食用菌專家親自到現場指導,主要對反季節香菇地栽培、茶樹菇栽培技術、代料香菇制袋點種前及前期管理技術等重點進行了宣講。2009年先后培訓了18場次,累計派出技術指導人員200多人次,幫助菇農分析情況,研究對策,為菇農切實解決問題。為了確保菇農能真正看得懂學明白,公司技術服務人員自制圖文并茂的教材片,開展生動的影像培訓指導。
四是菌種合同簽訂到戶。宜昌森源食用菌有限責任公司積極為菇農打造服務平臺,為每戶菇農奉上放心的合同,保證提供全方位服務與指導,使菇農生產成品率達到95%以上。
五是市場信息反饋到戶。公司在每個村定期組織村民開會,互相交流生產技術、經驗、市場信息。統一規定一個建議價格,鮮菇價格隨行就市,菌種價格保持最低價,有效保護菇農的利益。長期舉辦講座,并通過電視、廣播、簡報等形式將市場信息及時傳遞給廣大菇農,引導產業發展。
宜昌森源食用菌有限責任公司一手牽著農戶,一手連著市場,把土特產變身“洋”產品,把小香菇做成大產業,靠的是現代化的管理方式、現代化的經營理念、不斷開拓的企業精神和心系農民的社會責任,也只有這樣,才能當好龍頭,舞活龍身。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