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11-0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彭陽縣長城塬菌草園區是自治區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和彭陽縣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之一,始建于2007年,占地500畝。2008年,成立菌草園區黨支部,有黨員6名,大學生科技特派員30名,組建農村合作組織及法人企業5家。目前,園區已建成菇棚500棟,配套無菌生產線2條、溫控設備72套,年生產各類鮮菇260多萬公斤,實現產值2000多萬元。
為了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菌草園區黨支部按照“產業建支部、黨員帶頭富、群眾增收入”的要求,立足食用菌產業發展實際,今年4月份,縣科技服務中心黨支部與城陽鄉黨委組建了長城塬菌草產業聯合黨支部,設書記、副書記各一名,委員5名,培育入黨積極分子14名.
黨支部下設信息服務和技術指導2個功能黨小組,設置原料配制、生產經營、銷售服務等3個群團小組,黨支部積極組織團支部、工會、婦聯開展活動,并設立相應的功能型黨小組,初步形成了以菌草產業為紐帶、以產業化黨群小組為基礎,以黨員、農民工、團員和婦女骨干為帶動的產業黨群組織設置新格局,為農村黨員、團員和婦女自主創業、帶頭創業構建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同時,加大黨員、科技特派員、產業工人的培訓力度,聘請福建農科院、上海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等食用菌科研機構和企業專家,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網絡培訓等多種方式進行培訓,并結合“一帶五”模式培訓技術骨干,形成推動食用菌產業的強大合力,使黨員、科技特派員、團員、婦女成為園區建設的主力軍。
2010年,園區黨支部依托10萬元農村黨員“雙帶”發展基金,扶持15名大學生科技特派員帶頭承包菇棚,建立試驗示范基地。大學生科技特派員張迪,帶頭承包菇棚55棟,開展新品種試驗與推廣,年收入20多元。
入黨積極分子、大學生科技特派員楊波于2009年1月被選派到大學生科技創業園參創業,在祁登榮的帶動培養下,由于他的專業水平和自己不怕勞苦、勤奮鉆研的精神,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已培養成為食用菌技術骨干,當年承包經營杏鮑菇棚4棟,產鮮菇9000公斤,實現產值10.8萬元,純收入3.6萬元,帶動5戶農戶參與生產,實現務工創收3萬元。
創業起步就讓楊波償到了甜頭,他看到了發展食用菌產業的契機,還主動鼓勵朋友——孫環玲來大學生科技創業園參與食用菌產業開發,今年又帶頭創辦了“彭陽縣旭日菌業有限公司”,生產杏鮑菇和雞腿菇效益明顯。
同時,黨支部組織黨員與生產企業、入黨積極分子、團員青年、婦女骨干結成幫帶對子,深入開展業務培訓、經營銷售、崗位建功、“雙育雙帶” 、“結對共建”等活動,幫助解決產業發展難題21個,新發展黨員2名,培育“雙帶型”黨員群眾隊伍20名,帶動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170人,實現勞務收入130多萬元。
為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第四次固原工作會議精神,結合創先爭優和深入開展西部大開發戰略大學習活動,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黨支部圍繞“抓黨建、促發展、增加農民收入”這一主題,堅持“黨建帶群黨,黨群一體化促食用菌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的思路,大力實施“特色產業富民戰略”,開展以“講信仰、講文明、講拼搏、講友誼,比學習、比創新、比貢獻、比創業”為主題的創先爭優活動,舉辦兩次食用菌生產技能競賽和食用菌知識競賽以及迎國慶等活動,豐富園區文化生活。
通過組織培訓學習,壯大了技術人才隊伍,不斷健全完善各項工作制度,開展了黨支部創建活動,初步探索出了食用菌周年工廠化生產技術和利用杏鮑菇廢料種植雞腿菇的循環生產模式,形成了“黨員+科技特派員+公司(合作社)+基地(園區)帶農戶”的生產模式,激發了黨員、科技特派員的創業熱情,達到了通過城鄉黨組織協力推進食用菌產業發展,共同推動黨員、群眾齊心創業致富的目標;黨支部充分發揮了抓示范帶動促規模,抓提質增效促增收的積極作用,促進了食用菌產業的優化升級,為食用菌產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