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12-08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武義興業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是一家集科研開發、生產示范、技術推廣、產品銷售于一體的浙江省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現已發展成為入社農戶105戶、注冊資金100萬元、年產值2000多萬元,社員年增收380多萬元的規模合作社,建成了全省最大的茶薪菇生產基地,具備年生產80萬袋茶薪菇的能力。
1987年,該社理事長高文興就開始學習香菇培植技術,并一直從事食用菌的市場營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他深刻認識到食用菌產業品種結構單一,香菇比重過高,產品附加值不高,種菇的經濟效益下降等瓶頸,于是先后赴福建省古田縣、江西省黎川縣考察茶薪菇產銷情況,并引進市場茶薪菇、竹蓀等食用菌珍稀品種進行栽培試驗,建立了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但是由于技術不到家,制作的三批23500袋菌袋,成品率分別只有10%、40%和55%,正常菌袋不足10000袋。他和合作社的技術骨干全面分析可能造成前三批菌袋污染率高的各種因素,同時聘請福建省古田縣科興食用菌研究所所長、高級農藝師阮毅為技術顧問,成立了項目攻關小組。合作社幾經周折,在2006年11月28日的第四批試驗中,對原料配方、含水量、滅菌時間及接種方法等方面都作了較大調整之后,終于取得了突破性的效果,6500袋菌袋中僅污染了95袋,成品率高達98.5%。此項技術有利地推動了食用菌專業化、規?;a,一般農戶年栽培量為5萬~10萬袋,實現周年出菇,比常規栽培增產25%,增收三五成,還帶動了柳城、新宅等地菇農學習效仿。同時,在借鑒福建成功的茶薪菇栽培技術基礎上,該基地因地制宜適當調整食用菌用料配方,推行棉子殼代替雜木屑,建立“原料生態化、生產設施化”的茶薪菇集約化栽培,既節約了生產成本,又緩解了菌林矛盾,對促進我縣食用菌產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基地還實施“竹蓀引種試驗與示范”科技項目,用竹屑和礱糠做基料,在10多畝花卉苗木基地里套種,每畝獲得8000多元收益,為建立新型高效生態農業發展模式作出了有益探索。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