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12-2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秸稈能肥雙孢菇,菇渣能作蔬菜肥,現在哪還舍得燒秸稈啊!”在上海市郊廊下鎮品牌農產品雙孢菇的種植戶眼中,普通的秸稈成了一筆不小的財富。
在傳統的農業模式中,秸稈是農民們難以處理的“麻煩”,常被燒毀或丟棄,而由此也帶來了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多年來的難題,廊下鎮開始嘗試規模化種植雙孢菇。將秸稈回收后用作雙孢菇肥料,待雙孢菇長成收獲后,再將菇渣還田作為果蔬肥料,這條循環經濟的發展之路不僅是肥了土地,更是富了不少當地人的錢袋子。
據廊下鎮鎮政府介紹,經過8年的發展,該鎮雙孢菇種植戶達到了如今的70余家,共540個菇棚250多萬平方尺菇床。由于每平方尺菇床需要消耗6斤秸稈、6斤淤泥。廊下鎮僅雙孢菇種植每年就要消耗2萬畝秸稈,而該鎮所有稻谷種植面積為1萬8千畝,秸稈用量大的菇農還要從周圍鄉鎮買進。
廊下鎮景陽村雙孢菇種植戶馬培根的口袋就是這樣“鼓”起來的。他是第一批規模化雙孢菇種植戶,如今他擁有雙孢菇大棚14個。馬培根告訴記者,他的雙孢菇菌種在礱糠、淤泥、菜餅及秸稈等有機肥的“滋潤”下,長勢很好。雙孢菇從種植到成熟收獲一般只需20天的時間。由于每棚雙孢菇成熟期不一樣,他每天可以去不同的棚內采擷雙孢菇出售。“一年下來,收入可達十幾萬。”
此外,雙孢菇規模化種植需要用淤泥來鋪設菇床。隨著廊下鎮雙孢菇種植規模的擴大,所需淤泥量也隨之激增。于是,菇農們便自發下河挖淤泥,廊下鎮幾乎所有河道的淤泥都被“清理”干凈。每年9、10月份,菇農們還組織人員集中到河邊撈淤泥,運至大棚。
“雙孢菇培育完成后,菇渣廢料我們還要加工成生物有機肥來種植果蔬。”該鎮農技中心蔬菜管理員顧方明介紹,用這種肥料種植出來的果蔬不但好吃,而且品質好,很少生蟲子,也能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
據介紹,雙孢菇種植已成廊下鎮一大重要產業,形成了“秸稈育菇”、“蘑菇賣錢”、“菇渣還田”一條線循環利用模式,成為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范本”。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