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吉河村黨支部書記領著村民從黑木耳里淘金
發布時間:2011-03-1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采訪車在通往黑龍江省寧安市鏡泊鄉小家吉河村的水泥路上高速行駛。就是這條水泥路,曾經是何等的難行,就連外村人都知道村里的順口溜:沒有媳婦可以,但不能沒有靴子。路難行、水難喝、人難管……這個讓幾任村官都棘手的“爛攤子”,在李芳接手后,發生了不小的改變。
親情感化正村風聚人心
作為寧安市最偏遠的村子,十二年前的小家吉河村可以用荒蠻來形容。村民拉幫結派、上訪告狀、窮得掉渣;村里沒有一件事讓人省心、沒有一條路不泥濘、沒有一筆錢可支出……少有人愿意接這個爛攤子。1999年,27歲的李芳剛接任村黨支部書記時,就有村民叫號:“黃毛丫頭也敢當村官,簡直不知天高地厚!”但在之后的幾年里,這些村民才知道他們小看了這個“黃毛丫頭”。
村民拉幫結派嚴重,上任之初,李芳先從治理村風入手。一次,一位村里最大的“幫派頭目”,因到山上非法砍伐,被執法人員帶走了。一聽說要拘留又要罰錢,那位村民和家人都慌了手腳,一家人整天以淚洗面。李芳了解情況后,多次到相關部門求情,還不時地安慰著一家人。將心比心,那位村民出來后拉著李芳的手說,以后一定要好好支持她工作。李芳也趁熱打鐵、召開村民大會凝聚民心:“村子要發展、村民要致富,拉幫結伙只能成為絆腳石。只有全村上下一條心,大家擰成一股繩,咱村才有希望……”會上,李芳樸實、真誠的話語打動了村民們,而后,眼看著她一件件地給村民們辦實事,大伙兒越來越覺得她是個值得信服的村官。
籌錢出力讓村民喝上放心水
剛上任那陣子,村里只有一口淺水井。由于水質不好,村里得大骨節病的村民非常多。村風整治得差不多后,李芳開始著手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經過多方努力,李芳自籌資金15萬元,要為村民打一口深水井,讓每家每戶都吃上自來水。
鉆出井水時,必須將涌出的渾水弄到遠處去。為了讓村民喝上放心水,李芳不分晝夜地帶領10多位黨員干部,一盆盆地將井里的水往30多米以外的地方端。那陣子,李芳的臉上、身上到處是泥水,兩只手磨出了指甲大的水泡,有幾個水泡已經被磨破、發炎,一端盆就鉆心地疼。一起干活的村民都勸她休息休息,可一想到讓大伙兒吃上放心水,李芳就又來了勁頭。
村民們被李芳的韌勁兒感動了,一些在地頭干活的村民也主動加入了淘水的隊伍。在李芳的張羅下,一個月后,村里每家都喝上了清澈的自來水。
取經致富戶均年收入10萬元
村子要發展,關鍵得致富。但在這個窮山坳里,少與外界聯系的村民,思想十分封閉。一次,李芳聽說東寧、綏陽等地的百姓,靠種地栽木耳發了家,她馬上跑到這兩個地方去取經。
2003年秋天,李芳將地栽木耳的技術帶到了村子里。剛開始,村民們誰都不“感冒”,“祖祖輩輩靠種莊稼為生,沒聽說種木耳能發家?!闭f不動村民,李芳就自己蓋起了菌房,并號召村里的黨員干部帶頭種起黑木耳。第一年,種黑木耳的五戶村民,每戶增收了2萬多元。第二年,村里150戶人家,一半都種起了黑木耳。如今,小家吉河村80%的村民都以種黑木耳為主業。單這一項,每年就為村民創收400多萬元。每戶人家每年收入約10萬元。
村子富了,可路不好走,這直接影響了村民增收。李芳又開始忙起來,2007年,村里投資67.5萬元,她又向上爭取了140多萬元資金,小家吉河村的路開始動工了。半年后,一條8.5公里的水泥路面通進了村子。踏上水泥路面時,村民們望著一下子瘦了30多斤的李芳豎起了大拇指,“沒有李書記,就沒有現在的小家吉河村,大伙兒真得謝謝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