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5-1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4月草長鶯飛,在定遠縣爐橋鎮馬元村民兵方來課的食用菌大棚里,他每天都給前來觀摩學習的村民們講解一些食用菌栽培中需要掌握的溫度和濕度等,指導村民種植食用菌,發展特色產業,共走致富路。
“養牛為了種田,養雞為了油錢。”單一傳統的種植模式使方來課全家常年僅靠幾畝土地的日子過著非常拮據。窮則思變。十多年前,方來課看到種植食用菌市場很好,就獨身一人到外地學習食用菌栽培技術。2002年秋天,方來課開始進行食用菌種植。萬事開頭難。資金困難,他向信用社申請了1萬元的貸款。為建好栽培食用菌的大棚,最大限度地節約成本,他們設計大棚圖紙,自己動手建,吃住在工地,邊建設,邊學習。
為種植好食用菌,方來課天天泡在大棚里,遇到自己解不開的難題,就和妻子一起行程數十里,找有經驗的食用菌栽培師傅學習。失敗了,就仔細分析原因,不斷對技術進行改進。堅持加汗水終于迎來了成功。2003年1月,方來課栽培的第一批食用菌一上市便獲利1萬多元。不僅還清了貸款,家中僅此一項就增收1萬多元。隨后,他不斷地擴大食用菌栽培的規模,10年來,他的食用菌栽培溫室大棚從1個發展到10個,累計投資達30萬多元。栽培的食用菌品種也從原先的單一栽培蘑菇,發展到栽培金針菇、木耳、平菇、靈芝等多個品種,年生產量達30多噸,年收入達20多萬元。為了幫助村民們致富,方來課鼓勵村里群眾種植食用菌,自己當“指導員”,并且上門指導。他還利用村里“黨員活動室”學習陣地,每年舉辦8期以上食用菌栽培知識講座。村民黃家芝生活困難,方來課不僅親自幫助他建起了大棚,而且無償地提供菌種,上門傳授技術,黃家芝在他的幫助下很快脫離了貧困。
“關鍵伸手拉一把,就能改變一個家。” 這是方來課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他的引導和幫助下,該村有11戶村民開展食用菌栽培,大棚面積50多畝。目前,方來課正準備和其他村民一道申請以“橋牌”為名的食用菌品牌,擴大該村食用菌的知名度。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