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隨州“菇-稻”生產技術經鑒定達國內先進水平
發布時間:2011-06-2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 據報道,近日,湖北省隨州市科技局組織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食用菌協會等單位專家,對隨州市富民食用菌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完成的 “香菇-中稻無公害高效生產技術”成果進行了鑒定。與會專家認為該項目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據介紹,“香菇-中稻無公害高效生產技術”,就是稻谷收割后在稻田里種植香菇的輪作模式。2007年,曾都區洛陽鎮九口堰富民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華中農業大學,市、區食用菌協會等專家教授的指導下,通過創新開發出該高效種植模式,目前主要以在稻田里種植袋料香菇、雙孢菇為主,兼種草菇、白靈菇、雞腿菇、金針菇等。
例如,袋料香菇-水稻模式,是在10月初稻谷收割后,整田搭棚,將菌棒移入棚中,脫袋直立接地栽培。10多天后出第一批菇,至次年5月出菇結束,可采摘4-5批,每畝田可放1萬袋,產量可達1萬公斤,純收入3.6萬元以上;而雙孢菇-水稻模式,是在稻谷收割后,利用稻草、牛糞、秸稈等在稻田堆料發酵20天左右,開始起壟、點種、蓋土,次年3月開始出菇,至5月上旬結束,可采摘4批,每畝可產菇2500公斤,純利7410元。
近年來,隨州市曾都區洛陽鎮富民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當地創新試驗、示范推廣“大棚脫袋香菇-水稻”、“地栽雙孢蘑菇-水稻”栽培新技術,示范基地面積達到33.3公頃,輻射本鎮及何店、府河等周邊十余個鄉鎮,共帶動菇農發展“菇-稻”模式面積達280余公頃,創造經濟效益過億元,2000余農戶依靠發展食用菌走了富裕之路。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菇-稻”周年栽培模式可循環利用資源,促進糧食增產,節約資源,減少木屑用量,菇形圓整,質量好,適合鮮銷、烘干及出口,產量高。
與會專家聽取了項目組的匯報,審查了鑒定資料,經過認真討論,認為該項目采用香菇-水稻循環新模式,使香菇栽培廢料直接作水稻底肥,減少化肥的使用量和水稻病蟲害的發生,達到香菇、水稻的無公害栽培,香菇畝純收入達到3.63萬元,已經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中國食用菌商務網公眾號
更多資訊 ! 歡迎掃描左上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食用菌商務網微信公眾號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