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6-2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通訊員 高霞)在山東,一個300㎡的蘑菇溫室大棚一年能消化8-15噸秸稈和8-15噸動物糞便,可產鮮菇1.5萬斤,產值約4.5萬元,純收入2.5萬元以上。食用菌還可以高度立體化、集約化和工廠化栽培,可分層分袋,投入產出比為1:4-1:8,單位面積產值大大高于糧食等傳統農業和蔬菜等經濟作物。因此,食用菌產業被譽為農民增收和新農村建設的明星產業。食用菌產業的快速發展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開辟了新的廣闊天地,為農林資源再利用和推動循環經濟開辟了新的模式。
“十一五”,山東省各地認真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的指示精神,因地制宜,制定規劃,發揮優勢,加大措施,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食用菌種植規模迅速擴大。一是主產區域逐年擴大。目前,全省17市140多個農業縣(市、區)食用菌生產均有長足發展,五年來,全省70%的縣(市、區)重點發展了食用菌生產,35%的縣(市、區)的食用菌產業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之一。全省食用菌種植面積由2005年的18萬畝增至2010年的35萬畝,接近翻番。二是主產縣(市、區)產量逐年增加。2010年全省產量超過20萬噸的有聊城市東昌府區,達10萬噸的有莘縣、蒼山、鄒城、武城、齊河、膠南、惠民、定陶、牟平、淄川、費縣等11個縣(市、區),達5萬噸的有禹城、茌平、臺兒莊區、冠縣、新泰、濟陽、壽光、東平、利津、棲霞、滕州、平陰、莒縣、海陽、沂水、鄒平和文登等17個縣(市、區)。三是產業效益逐年提升。隨著食用菌產品市場需求的擴大和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食用菌產業的效益穩步提升。2010年,全省食用菌總產值達159.4億元,較“十五”末同期約增長89%,全省菇農人均純收入達9000元以上。四是產業化水平逐年提高。經過五年的努力,全省食用菌產業化格局初步形成,食用菌主產縣基本實現了規模化、集約化生產。“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基本覆蓋全省,他們采取統一供種供料、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市場銷售的生產模式,產業效益和出口創匯大幅提高,真正走上了良性的產業化發展軌道。目前全省食用菌行業擁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近百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20余家。帶動食用菌生產基地近千個,農戶近萬家。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