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7-28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坪山鎮聯合村以養蠶著稱,曾被評為“重慶市蠶桑示范村”。但近兩年來,該村將養蠶所剩材料——桑樹枝,制成食用菌菌包,種植香菇,積極改變該村農業生產結構單一局面,助農增收。那么,廢桑枝究竟是怎樣“變成”食用菌的呢?21日,記者帶著這一問題進行了采訪。
外出考察打開新思路
一走進坪山鎮聯合村,一片片桑樹田就映入眼簾。“我們村幾乎沒有不養蠶的農戶。”聯合村支部書記黃國慶介紹,該村擁有總面積超2000畝的桑樹種植基地,農戶們在養蠶方面有豐厚經驗。由于蠶絲效益好、價格高,到目前為止,村民主要經濟收入仍來于養蠶,其它高效益農業種養殖項目,卻一片空白,農業生產結構單一,農戶增收遭受限制。為破解這一難題,聯合村積極尋覓著拓寬農戶增收道路的項目。
2006年,一次外出考察,讓該村村干部了解到桑枝可用來制作香菇菌包。村干部們思量:每年,聯合村約有600萬斤廢桑枝被農戶當柴燒掉,用桑枝作成的菌包,一年下來,一個菌包的產量約為1.5斤,一畝地可擺放10000多個菌包,年總產量約15000多斤,而桑枝菇市場批發價格為5元一斤,零售價格則在10元以上,若號召養蠶戶將廢桑枝作成菌包,種植桑枝菇,增收則水到渠成。
種植香菇初顯效益
問題還不僅僅止于如何帶動,若克服不了桑枝顆粒大小、蠶沙作底肥比例、菌袋內的干濕度及菌種消毒4大難題,種植桑枝菇就會夭折。技術就成為推廣桑枝菇的關鍵。
2009年,聯合村部分村干部協同“四和涼”蠶桑專業合作社部分大戶前往黔江考察,掌握了桑枝菇的核心技術,并聘請專業技術員來聯合村指導種植。
在聯合村一座用黑色防蠅罩包裹的大棚外,黃國慶告訴記者,種植桑枝菇過程中,菌袋消毒和干濕度控制極為重要,如果時間控制不好,消毒這一環節未起到實質性的作用,菌袋干濕度調節出現差錯,桑枝菇產量就會受到影響。其次,桑枝面兒的粗細也會影響桑枝菇生長,顆粒粗了不易形成菌絲,細了會導致菌袋內透氣性差產量低;蠶沙是桑枝菇的綠色肥料,可量多會殺傷菌種導致減產,少了會導致營養不足同樣出現產量不高。為了找到桑枝顆粒粗細的最佳值,適宜的蠶沙用量,技術員們經過多次試驗,才最終克服了難題。
記者還見到,約3畝的大棚內,數十排黑色菌袋整齊放著,一些菌袋兩頭長出了鮮嫩的香菇。黃國慶指著大棚介紹說,這只是他們利用桑枝發展香菇的一個示范戶,預計今年大戶戶均收入近30萬元,下一步將在全村推廣。
成立合作社帶動農戶
“我們將申請成立蠶桑·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帶動更多人種植桑枝菇,提高他們的經濟收入。”黃國慶告訴記者,聯合村所有養蠶戶幾乎都加入了“四和涼”蠶桑專業合作社,每位會員家里約有2到3畝的桑樹園,每戶可剪桑枝5000~6000斤,合作社按0.3元/斤的價格回收廢桑枝,然后將其打成面,制成菌包,再放入濕度高的水田里,搭上大棚種植。時下,該合作社依托大戶種植的桑枝菇遠銷主城、武漢、廣州等地,市場銷售單價10~17元不等。
下一步,該村將在幫助合作社會員農戶提高收入的同時,緊抓桑枝菇這一助農增收的新轉折契機,以每個菌包1.3元的價格,賣給有種植意愿的會員農戶,以每個菌包3.5元的價格出售給非會員農戶,并提供技術指導和產供銷一條龍服務,幫助農戶提高收入。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