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云縣食用菌產業實現新跨越
發布時間:2011-08-0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運用遇強溫差刺激即會誘發出菇的特性,使得傳統春秋種植的秀珍菇在夏季生長。這一創新,保持了日產二三噸反季節秀珍菇鮮菇的良好勢頭。“秀珍菇價格比傳統種植時提高了40%,每天都供不應求。”日前,縉云縣珍稀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蔡俊沖自豪地告訴記者。
據了解,成立于2003年的縉云縣珍稀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每年都要投入一大筆資金用于科技創新,通過成立了珍稀菇研發中心,大力推廣新技術、改良菌種,實現了合作社工廠化、規模化生產,去年銷售業績達到了1800多萬元。
現在合作社有反季節秀珍菇高架菇房15幢,有120萬袋秀珍菇菌棒,生長期從5月中下旬至10月底,是省內單個最大的反季節秀珍菇生產基地之一。杏鮑菇也已實現了工廠化周年生產。
創新:大刀闊斧
走進位于雙溪口鄉青山環抱、綠意盎然的縉云縣珍稀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基地,四幢杏鮑菇環境智能化可控菇房、15幢秀珍菇高架菇房、6座配套冷庫、一個產品保鮮配送中心、一個珍稀菇技術研發中心比肩林立,宛如一個現代工廠。
秀珍菇自然出菇期為春秋季節,在高溫的夏季不能生產,怎樣才能改變“靠天吃飯”的歷史,填補市場空檔,實現增產增收?“唯有依靠科技創新。”合作社理事長蔡俊沖話語鏗鏘。
食用菌是縉云一項傳統的特色主導產業,近年來,由于種植品種單一,發展空間遇到了瓶頸。2002年,蔡俊沖了解到,一種珍稀食用菌新品種秀珍菇在上海等地流行起來,銷價甚高,還供不應求。蔡俊沖及時捕捉到這一商機,在大源稠門開展常規種植。“反季節種植可以人工控制,又能增收,何不一試。”打定主意后,2003年,蔡俊沖轉移至雙溪口鄉南源村進行反季節秀珍菇試驗。當年種植25萬袋,總產鮮菇70多噸,創產值60多萬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不過,由于當時反季節生產秀珍菇的技術創新不是很成熟,所以產菇量不穩定。經過多年的摸索與交流學習后,如今反季節培育秀珍菇技術日趨成熟。秀珍菇遇強溫差即會誘發出菇,針對此,合作社建立配套冷庫對菌棒進行人工低溫處理,實現反季節生產。出菇后,通過合理調控通風量、濕度,在高架菇房頂鋪設噴灌設施,進行噴水降溫、增濕,使秀珍菇每棒產量從傳統的0.2公斤提高到0.4公斤,每棒產值從1.6元提高到3.0元。同時,結合秀珍菇二潮菇之間需要正常養菌天數,合理配套菇棚數量和冷庫數量,實現了不間斷生產,達到產品均衡上市。“我們通過人工低溫處理方式進行秀珍菇的反季節、工廠化生產,供貨期有半年,杭州、臺州、麗水、寧波等地都有我們的客戶,產品供不應求。”蔡俊沖自豪地說。
“看,這是我們杏鮑菇的環境智能化可控菇房。”進入杏鮑菇的出菇室,一個個碩大的杏鮑菇齊唰唰地探出了腦袋,煞是可愛。蔡俊沖說,從2007年開始,他們的合作社就與浙江大學食用菌研究中心研發杏鮑菇工廠化種植技術。以前他們的杏鮑菇栽培房采用傳統設計,培養房與出菇房分開建造,從培養房拉菌包到出菇房出菇有一段距離需要人工搬運,這不僅費人工,待出菇菌包易受外界溫度變化影響。現在他們采用創新設計,培養房與出菇房連體建造,培養房與出菇房間有門相通,不但減少了人工,還可節能。“一般情況下,培養室溫度控制在20——30度,出菇室溫度控制在13——16度。在夏天的時候,我們把出菇室的冷氣排到培養室,降低培養室的溫度,達到節能的效果,冬天的時候,又可以把培養室的熱能排到出菇室,增加出菇室的溫度提高出菇質量和產量。”蔡俊沖說。
除了菇房內部結構的創新,合作社對菇房的外部結構也進行了改良。記者發現,在各菇房的進風口都有一個熱循環裝置,蔡俊沖說,這是為了盡可能減少外界溫度對菇房內部環境的影響。目前,合作社杏鮑菇年種植300萬袋左右,杏鮑菇實現了工廠化周年生產。
科技:提效節本
“我們合作社每年都會投入70多萬元作為科研經費,并成立了由6人為中心的技術組,進行新品種試種、工藝引進、設備購置、技術交流等。”蔡俊沖告訴記者。
當初進行杏鮑菇的工廠化試驗時,就花費了100多萬元的“試驗費”。在科技的投入上,蔡俊沖的想法具有前瞻性。合作社一方面與浙江大學省農科院、上海食用菌研究所等科研所開展廣泛的合作交流,另一方面建起了自己的研發中心,研發中心有專用房120平方米,配備了超凈工作臺、生化培育箱、高壓滅菌鍋、電子搖床機、水份測定儀等儀器,可進行菌種的分離、提純復壯等生產和科研活動。
根據菇種的形狀、顏色、性質、抗病性,合作社每年都會新引進一兩個新品種進行試種。除此之處,還不斷改進菌種生產工藝,提效節本。作物的高量高產,種子是關鍵。而食用菌工廠化生產除了要提高菌種的質量外,還要盡最大可能壓縮菌種培養時間。為此,合作社進行了多次試驗,改進菌種,經歷了木屑種、麥粒種、枝條種、液體種的四次升級轉變。
走進液體菌種工作間,蔡俊沖輕輕啟動閥門說:“液體菌種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生產技術之一,從去年10月開始,合作社投資15萬元引進了液體菌種生產設備。”
液體菌種有傳統菌種無法比擬的優點。首先是成本低,不及傳統固體菌種成本的十分之一;其次是生產快捷,傳統固體菌種從原種到生產種至少需要70天,液體菌種僅需14天,而從原種到生產種的培養階段,傳統固體種至少要35天時間,液體菌種僅需6天;三是接種速度大大提高,原本10人12小時的工作量,現在只需2小時就可完成,速度提高了6倍,節省了不少人工,而且通過合作社自行設計的高壓定量接種槍,只要輕輕一打,就能達到每包統一的種量和深淺。
走科技創新之路,使得秀珍菇的產出率比傳統種植提高了5倍,杏鮑菇提高了15倍。接下來,合作社將著手工廠化海鮮菇生產基地的建設,加快食用菌產業結構調整,實現食用菌產業的新跨越。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