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8-2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一棟棟大棚棚連棚,連成一片;一棟棟大棚棚串棚,串成一串;一棟棟大棚棚挨棚,蔚為壯觀。這就是山西省壺關縣龍泉鎮小山南村的食用菌大棚。如今,食用菌已成為小山南村的主導產業,成為小山南村的一張大“名片”。
因地制宜種蘑菇
小山南村土地肥沃而平整,農業生產條件優越,過去曾經是周邊村羨慕的“風水寶地”。然而,近年來隨著當地城鎮化建設和工業飛速發展,周邊村有的劃歸城中村,融入城市發展;有的興辦企業,走上了工業化發展的路子,個個超越了小山南。小山南成了以往的富裕村里的貧困村。農民熱切希望富裕,可是小山南的出路在哪里呢?
2008年,山西紫團公司在小山南建起了兩條食用菌生產線,引起了村民的興趣和關注。2009年,紫團公司又投巨資建起了500棟大棚和一條菌包生產線、一座菌種廠,吸納村里60多人在公司上班。村民們第一次直接參與企業的生產,親手在大棚里種出了食用菌,親眼看到食用菌高額的回報。村民們心動了,眼饞了,手癢了,大家紛紛表示也要干這個項目。村里決定依托紫團公司的技術優勢和菌種優勢,建立自己的食用菌生產大棚,走食用菌致富的道路。
破解難題抓發展
致富的路子找到了,但是如何整合土地,如何籌措資金,如何建好大棚一個個難題又迎面而來。但是,千難萬難也擋不住村民一心致富的腳步。
隨后, 村委會以每畝600元的價格流轉整合了100畝土地,解決了生產用地難題;通過村民入股、信貸兩種方式籌資350萬元,解決了資金短缺難題;與紫團公司簽署幫扶協議,解決了建棚等技術方面的難題。2010年4月1日,該村百棟食用菌大棚開工建設,并于8月1日竣工,小山南人創造了項目建設的高速度。
在紫團公司的幫助下,大棚建成即投入生產,整個項目體現出的最大特點就是一個“快”字。到2010年底,大棚一個生產周期陸續完成,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收益。統計數據顯示:食用菌單棚產量達到了2.4萬斤,銷售收入達到7.2萬元,純利潤達到1.5萬元。僅此一項,村民人均增收2380元,當年全村人均收入就達到了5880元,首次脫掉了貧困村的帽子,跨入了全鄉富裕村的行列。
雄心勃勃繪宏圖
食用菌可觀的經濟效益,激發了小山南村民把“小蘑菇”做成大產業的勃勃雄心。今年1月,村委會作出決定,鼓勵村民之間相互置換土地,實現規模經營。熱情高漲的村民們用這個辦法很快整合了50畝連片土地,又通過親友籌借、合股、入股等方式籌集到150萬元的大棚建設資金。現在工程建設已經入尾聲,在建大棚即將投入生產。這批大棚投入生產后,全村就可實現戶均一棟大棚的目標,可人均增收7000元。
不過,小山南村民不會滿足于這個目標,他們心中有自己的宏偉藍圖,那就是到2013年,形成400棟大棚的生產規模,將食用菌主打品種發展到袖珍菇、白靈菇、雞腿菇、香菇等,屆時產值將達到4800萬元,人均純收入21000元。
為了將宏圖早日變為現實,小山南村正在積極謀劃建設食用菌批發市場,完善農業合作組織,打造品牌等一系列大事,正在為把食用菌做成小山南的“名片”而努力。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