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9-2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廣西壯族自治區上林縣是廣西十大桑蠶基地縣之一,農民種桑養蠶已有多年的歷史,現有桑園面積10.5萬畝,絕大部分分布在塘紅、西燕、鎮圩等鄉鎮,每年冬夏兩季砍伐的桑枝達15萬噸。然而,一直以來,農民都采取焚燒的方式處理桑枝,所有人都知道這對環境的污染很大,但是多少年來卻沒有改變。
上林縣被列為南寧市建設桑蠶繭絲綢循環經濟示范區之一,拉長桑蠶產業鏈、提高種養植回報率以及降低對環境的污染,走循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一切都為蠶農發展桑枝栽培食用菌種植提供了有利條件。
上林縣江盧村成立了江盧村食用菌合作社,合作社與廣西科學院建立了技術協作。經過兩年的發展,食用菌合作社逐步發展壯大,目前已擁有日產5000筒的規模。明年江盧村食用菌合作社桑枝食用菌種植基地將投入100余萬元建成廣西食用菌智能化管理示范基地,3000平方米的出菇房將全部實現自動噴水、調溫等智能化管理。而隨著基地通過國家有機認證,“明山”牌有機食用菌的價格將比普通食用菌高出1倍。這意味著無論是企業還是農戶,都將通過種植桑枝食用、藥用菌,獲得更寬廣的發展空間。
據了解,廣西2005年開始試驗、示范以桑枝為主要原料栽培木耳、榆黃蘑生產技術,2007年在桑蠶大縣全面推廣,在自治區財政的大力扶持下,當年示范推廣221萬袋,2008年達到2950萬袋,2009年增加到4280萬袋。
自治區農業專家稱,利用本地桑枝做主要原料,每噸可降低成本1000多元;食用菌采摘后的廢菌糠,還可做有機肥直接還田,減少化肥成本150元;農民出售桑枝每噸還可獲200—300元。目前桑枝食用菌產業正成為廣西農民增收的亮點項目之一。根據自治區要求:力爭到2015年,全區年利用桑枝占廢棄桑枝總量1/4以上,年產桑枝食用菌50萬噸、總產值25億元。
“桑葉養蠶,桑枝育耳”,在自治區政策指導下,現如今的上林西燕鎮江盧村桑桿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通過利用桑枝條栽培食用菌,從而延長蠶桑產區產業鏈,提高桑園經濟效益,在上林已成為較為成熟的農業新模式。
據合作社負責人韋翠蘭介紹,每畝桑園產桑枝桿約1噸,目前桑枝桿售價約為500元∕噸,搬運等人工支出約為500元∕噸。此外,制作一個菌筒需要約0.5公斤桑枝,可出菌約1公斤,1噸桑枝桿可產食用、藥用菌1000公斤,目前公司向農戶收購食用菌、藥用菌的均價約為4元∕公斤,農戶可通過種植食用菌收入約4000元∕噸,通過發展桑枝栽培食用菌種植桑農每畝可增收5000元。
韋翠蘭潛心于桑枝栽培食用菌種植,并以自己的食用菌合作社為依托,通過“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實行產、工、銷一體化商業運作,帶動周邊群眾發展食用菌種植,做到全程技術跟蹤服務,產品由公司全部回收、加工、銷售。2010年,合作社共有食用菌10萬筒,年生產各類食用菌10萬公斤,實現純收入60萬元,有效地增加了蠶農的收入。韋翠蘭計劃通過產業政策的扶持,計劃今年達產后可年產桑枝食用、藥用菌菌筒200萬筒以上,實現收入500萬元以上。帶動20戶農戶,力爭用3—5年時間把桑枝栽培食用菌產業做大做強,使之成為群眾長期穩定增收的支柱產業,加快群眾致富的步伐。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